对于那些很少忘记一张脸但又为名字而苦恼的人来说,促进学习的方法可能就在你的枕头上。
西北大学的新研究首次展示了睡眠期间重新激活记忆对于人脸学习的影响。
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在打盹时重新激活对关于人名联想的记忆时,他们的记忆准确度会显著提高。这种提升的关键在于不间断的深度睡眠。
“这是关于睡眠的一个令人兴奋的新发现,因为它告诉我们,在睡眠期间重新激活信息以改善记忆存储的方式与高质量的睡眠有关。”主要作者、博士内森·惠特莫尔说。
这篇题为“人脸名称学习的目标记忆重新激活取决于充足且不受干扰的慢波睡眠”的论文在1月12日的Nature合作伙伴期刊上发表。
研究小组发现,对于在EEG测量(头皮上的电极记录大脑电活动记录)中发生睡眠中断的研究参与者,记忆重新激活没有帮助,甚至可能是有害的。但在那些在特定时间拥有不间断睡眠的人中,重新激活导致相对改善,平均多回忆起超过1.5个名字。
这项研究对24名年龄在18-31岁的参与者进行,他们被要求记住40个拉丁美洲学生和另外40名日本学生的面孔和姓名。当每张脸出现时,他们被要求回答出与之相配的名字。学习结束后,参与者在脑电图测量下小睡。当参与者达到N3“深度睡眠”状态时,一些名字在扬声器上轻柔地播放。
当参与者醒来时,他们重新测试识别面孔并回忆每张面孔的名字。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几个原因,关于睡眠中断和记忆准确性之间关系的发现值得注意。
“我们已经知道一些睡眠障碍,如呼吸暂停会损害记忆力。”惠特莫尔说,“我们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潜在的解释——夜间频繁的睡眠中断可能会降低记忆力。”
该实验室正在进行一项后续研究,以重新激活记忆并故意破坏睡眠,以了解更多有关相关大脑机制的信息。
“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将让我们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比如睡眠中断是否总是有害的,或者它是否可以用来削弱不想要的记忆。”帕勒说,“无论如何,我们应该越来越重视高质量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