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各位家长朋友:
新年好!
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决将家长和孩子的生命及健康放在首位,暂时不能通过门诊提供预防保健服务。
这样一个不平凡的开年,让很多新手妈妈爸爸们面临着一些压力和担扰,甚至会出现焦虑等情绪,如宝宝满月该体检接种疫苗了,宝宝的喂养护理问题,宝宝的黄疸、大小便和睡眠等问题正困扰着广大新手父母和养育者。
尽管我们正面临着疫情带来的困境和抗击疫情的首任,作为儿童保健工作者,传播科学的育儿知识和理念,为家长们解决育儿困惑,促进宝宝们健康成长,仍然义不容辞。病毒无情,人有情!我们将用自己的专业力量针对新手父母们不断推出育儿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到您和孩子。
满月宝宝篇!
1、满月婴儿的喂养及营养
(1)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是人类最原始的喂养方法,也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喂养方法。母乳是新生儿最佳的天然食物和饮料,能供给新生儿4~6个月内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而且母乳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容易消化吸收,其质和量随着新生儿的生长和需要相应增加。母乳还含有可以帮助消化的酶和抵抗某些疾病的抗体,例如免疫球蛋白、溶菌酶、乳铁蛋白、免疫细胞等,这些成分有助于预防新生儿腹泻、佝偻病、感冒和其他小儿疾病。每个母亲都有能力用母乳喂养自己的宝宝。出生后4~6个月的宝宝进行母乳喂养,不需添加水或其他食物。(2)母亲每日膳食要求
哺乳期膳食应富有营养、易于消化、少食多餐、粗细夹杂、荤素搭配、变化多样,每日膳食摄入如下:谷类、薯类及杂豆7-9两,其中杂粮不少于1/5;蔬菜6两-1斤,水果4-8两;鱼、禽、肉类4-6两;鸡蛋1-2个;大豆类及坚果类1两;奶类及奶制品6两-1斤;植物油25-30克;盐6克;水毫升。
(3)母乳喂养的技巧与方法
早开奶、早吸吮。新生儿吸吮乳头的过程可刺激母亲体内产生催乳素,促使乳汁分泌。为能产生足够的母乳,只要新生儿想吃,就应喂奶,不必定时。有时新生儿一吃到奶就入睡,这时母亲可用手轻揉小耳朵让其醒来继续吃奶,直至吃饱。(4)如何判断母乳是否充足
宝宝喂哺后,安静入睡,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正常,一般新生儿期体重增长~克,表明母乳充足。当出现以下情况,即为母乳不够吃:①吃奶时听不到宝宝的吞咽声,并且宝宝不好好吸吮乳头,常常会突然放开乳头大哭不止。
②妈妈感觉不到乳房胀满,也很少见乳汁如泉涌般往外喷。
③喂乳后,宝宝常哭闹不入睡或睡不踏实,不一会儿又出现觅食反射。
④宝宝大、小便次数减少,量少。
⑤宝宝体重增长缓慢或停滞。
以下情况可视为母乳充足:
①哺乳时伴随着宝宝的吸吮动作,妈妈可听见咕噜咕噜的吞咽声。
②哺乳前妈妈感觉到乳房胀,哺乳时有下乳感,哺乳后乳房变柔软。
③两次哺乳之间,宝宝感到满足,表情快乐,眼睛很亮,反应灵敏,入睡时安静、踏实。
④宝宝每天更换尿布6次以上,大便每天2~4次,呈金黄色糊状。
(5)营养素的补充
建议足月宝宝从出生后约15天起开始每日补充VitD-u,VitA-1u。早产儿补充维生素D-IU/d,3个月后改为IU/d。特殊时期也可线上咨询医生。(6)特殊儿童的喂养
早产儿、喂养困难的高危儿需要咨询儿保或儿科医生进行个体化的喂养。以下情况不宜母乳喂养:妈妈是精神病患者;妈妈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妈妈患有乳腺炎或乳腺脓肿时,应暂时停喂;妈妈有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等;患传染性疾病的妈妈,例如艾滋病、乙型肝炎患者等。2、早期发展训练
通过抚触、被动操,可促进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适宜的体格锻炼可以增强婴幼儿神经、循环、呼吸、消化和内分泌等器官系统的功能,使婴儿拥有健康的体魄,减少常见病的发生,促进婴幼儿体格生长及全身动作协调发展。体格锻炼应从新生儿期开始,根据婴儿年龄选择锻炼内容和方法,做前要有准备活动,结束时有整理活动,要持之以恒。3、视听训练
新生儿在最初几个月,会对发光、明亮、色彩鲜艳的东西非常感兴趣,例如彩色缎带、塑料勺子、鲜艳的吸管、锅盖或彩色的碎布。因此,家长要为宝宝创造有趣的观察环境。新生儿的最初6周,对比鲜明的东西会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例如黑白色,然后是红色、黄色、绿色和蓝色等明亮的色彩。家长可以在婴儿床上或尿片台上,安置床挂玩具。家长也可以自己制作床挂玩具,用彩色纸剪出色彩鲜艳的圆球,按不同高度悬挂在衣架上。为吸引住宝宝的注意力,还可以将一些玩具或好看的日常物品绑在他/她的床架上。4、宝宝黄疸怎么办
黄疸是新生儿非常常见的现象,大部分是生理性的,一般在2周左右会消失,不会给孩子造成危害。但有一小部分孩子,因为早产、溶血、感染、喂养不当、或者胆道堵塞等原因,胆红素产生得特别多,或者代谢、排出特别慢,导致血里的胆红素特别高,持续时间特别长,那就可能是病理性的黄疸。病理性黄疸主要的危害是未结合的胆红素可能会损害大脑神经,也就是大家说的核黄疸,一旦出现核黄疸,就可能出现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核黄疸并不多见,大部分的病理性黄疸也都不会导致这个问题。那病理性黄疸该怎么办呢?因为黄疸的原因不外乎胆红素产生多了或者胆红素代谢、排出慢了,所以治疗病理性的黄疸也主要从消除病因及促进排出两方面着手。对于感染、喂养、胆道堵塞等病因,自然应该针对病因做处理,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黄疸,把未结合胆红素降下来,就可以消除神经损害的风险,所以婴儿黄疸一旦达了不安全的范围,就需要治疗了,具体医生面诊为准。所以如果孩子有黄疸,特殊时期家长能做的就是尽量频繁按需喂养,让孩子多吃多排便,酌情晒太阳。同时观察孩子黄疸变化情况,如目测有黄疸加重,不吃奶,反应差,大便发白医院诊治。选择纯母乳喂养或者母乳喂养为主的家长,还会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其中将近三分之一的孩子会出现黄疸持续不退。这种黄疸出现时间较晚,通常发生在出生1周以后,多数持续4-6周,个别甚至长达2-3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母乳性黄疸。尽管母乳性黄疸对孩子影响不大,一般不需要停母乳,但也有极少部分孩子会出现核黄疸,我们仍需加强管理,比如定期到医生那里随访、监测经皮胆红素等,部分母乳性黄疸的孩子也是需要蓝光治疗。5、以下特殊情况需尽快就诊
①体温超过37.5℃,或低于35.5℃;
②不哭不吃,排便异常,或频繁溢奶、呕吐;
③黄疸明显(影响精神、吃奶、嗜睡甚至出现抽搐等);
④呼吸急促,面色发灰并咳嗽;
⑤口腔出现白色片状物,伴有吃奶困难;
⑥皮肤发硬或出现多个皮肤脓疱;
⑦发生抽搐或肢体肿胀;
⑧眼睑肿胀明显或脓性分泌物多;
⑨脐部红肿,分泌物过多。
策划:刘兴莲吴辉文
编辑:刘兴莲王会芳
监制:汪鸿周爱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