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睡眠 > 新生儿护理 > 正文 > 正文

惟视资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减少不必要的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2 16:32:44

惟视眼科原创资讯

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关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一种视网膜血管增殖性病变,严重者可导致失明。预防ROP患者失明需要及时发现,这就要求找到合适方法筛选新生儿的危险因素。

现在美国筛选的标准为体重小于g或孕周小于30周。尽管筛选标准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却需要很多非必要的检查,因为达到需要治疗的ROP患者很少。ROP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比如体重、孕周和吸氧史等。氧依赖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非氧依赖因子如胰岛素样因子-1(IGF-1)均在ROP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目前筛选ROP的临床标准——敏感度高、特异性低

中等收入以上的国家,由于对早产儿护理的加强,在提高患儿生存率的同时间接增加了ROP的危险因素。然而内科大夫仍无法完全筛选出ROP患儿,目前只依照出生时体重和孕周来筛选的话,敏感度高而特异度低。近年来,很多研究模型用于提高ROP筛选的特异度。

ROP筛选模型回顾

为了评估ROP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并评价危险因素对于筛选ROP的意义,美国眼科协会(AAO)的研究者检索了年5月1日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得到篇英文,从中筛选出30篇全文,根据纳入标准获得22篇,其中一篇文章包括2个研究,总共23个研究。摘录总结的信息主要包括研究方法、研究人群、筛选方法、干预措施和预后以及研究质量等,将这些研究分为两类——模型开发与模型验证,并根据临床资料水平将其分为I、II、III等级。

在一些研究队列中,很多模型减少了要做ROP检查的婴儿数量,但仍能识别需要进行治疗的患儿。然而,受这些研究ROP模型样本量少和普遍性的限制,对婴儿是否需要做检查以筛查ROP仍不能完全来判断。取而代之的是,很多研究建议对ROP危险因素低的婴儿,根据模型来减少其接受的检查。

总结一番,最后发表感慨: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优化ROP模型及应用,以广泛用于减少繁重的没太大必要的ROP筛查。

题外话

大家有没有考虑过自己也可以搭建一个模型,在不遗漏的基础上减少不必要的筛查?

不过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还真宁可多筛查,也不愿意漏掉一个。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

《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年)》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

更多眼科指南

哪里有最全最新眼科指南?

原文:

客官,这篇文章有意思不?下载APP接着看!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

↓↓↓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puls.com/xsehl/499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睡眠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