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睡眠 > 新生儿窒息 > 正文 > 正文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抗生素的使用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18 14:43:50
此类食物会减少你的脂肪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jiankangzixun/xiyizixun/m/33532.html

本文由孙杏杏医生提供

01病例介绍

a.病史特点:患儿,女,5天,因“气促、发热伴纳差3天”入院。以气促、反复低热、纳差为主要表现,伴鼻塞,外院血培养报“无乳链球菌”,抗感染治疗后气促好转,以“新生儿败血症”收入院。

b.个人史:母妊娠情况:母孕期定期产检,无特殊;出生史: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g,出生情况无特殊。c.查体:体温:37.1℃,心率:次/分;呼吸:42次/分。神志清,精神反应可。前囟平软,骨缝无重叠,后囟未闭。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颈软,无抵抗,布氏征阴性;原始反射引出。d.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7.9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63.3%,血红蛋白g/L,血小板80*10^9/L,超敏C反应蛋白77.9mg/L,降钙素原1.57ng/ml。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常规及生化:csf常规:黄色、透明,白细胞*10^6/L,多个核82.3%,潘氏蛋白1+;csf生化:乳酸脱氢酶IU/L,氯.7mmol/L,葡萄糖1.35mmol/L,脑脊液总蛋白.7mg/L。外院血培养:无乳链球菌影像学检查:颅脑MR平扫+增强3.0:增强后右侧颞部部分脑膜可见明显强化,双侧额顶叶局部脑沟内可见浅淡条形FLAIR稍高信号。诊断意见:右颞部局部硬脑膜强化,双侧额顶叶局部脑膜强化可能,结合病史,考虑为脑膜炎表现。e.诊断:1.新生儿无乳链球菌化脓性脑膜炎、2.新生儿无乳链球菌败血症02知识小课堂抗生素的使用:1.治疗原则:a.早期、联合、足量、保证疗程、个体化治疗,经验性抗生素治疗。b.抗生素治疗2~3天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若培养结果非阳性,则继续经验性抗生素治疗。2.抗生素的选择:a.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氨苄西林+三代头孢菌素,可覆盖李斯特菌;院内感染选择万古霉素+美罗培南。b.调整治疗:B族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敏感。青霉素或氨苄西林联合1种三代头孢菌素,疗程14-21天。c.停药指征:完成疗程时症状消失、退热1周以上,脑脊液白细胞数少于20×/L,且均为单核细胞,蛋白及糖量恢复正常。病原学检查阴性。一般完全达到这些标准,少需8-10天,多则1月以上,平均2-3周左右。此例中患儿系足月、围产儿,以反复低热、纳差、气促为主要表现,血培养:无乳链球菌,血常规示白细胞及炎症指标高,脑脊液提示蛋白升高,白细胞升高、以多核白细胞为主,葡萄糖降低,乳酸脱氢酶升高,颅脑MR提示脑膜炎表现,根据表现无乳链球菌化脓性脑膜炎诊断明确。需要警惕的是:该患儿临床只表现为低热、纳差、气促,非常容易漏诊。对于新生儿或者是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要特别注意三种感染: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泌尿系感染。新生儿发热尤其是原因不明确的发热,需要行血培养、尿常规,如果败血症诊断明确,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的几率在30%以上,密切注意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必要时常规行脑脊液检查。参考资料:1.曹云.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病因、诊断与治疗.[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第19卷第12期:-.2.邵肖梅.实用新生儿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3.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puls.com/xsezx/4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睡眠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