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当日,由中国睡眠研究会担任学术指导,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农工党浙江省委会共同发起主办的“每天早睡一小时”公益活动正式启动,旨在倡导民众养成早睡一小时的良好习惯,传递通过中西医手段科学面对睡眠问题的理念,从而强健体魄,享受美好生活。当今社会许多人都面临睡眠问题,这并非隐性问题,目前中国已有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为唤醒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将每年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良好睡眠,是健康之源。为进一步丰富民众对健康睡眠的认知,“每天早睡一小时”公益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开展,线上为一系列科普及预热推广,线下为一场启动仪式向社会发出“每天早睡一小时”倡议、启动一套睡眠问卷调查评价,一组后续配套子活动。在当日举行的线下活动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院长陆林通过视频的方式致辞,其指出,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经济压力的增加,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有报道显示,在中国民众当中,有大部分人每周要熬夜一半的时间,平均只有9%的人从来不熬夜,46%的人经常熬夜。“我们要提倡民众形成早睡一小时的良好习惯,做好自己睡眠健康的‘掌门人’。在此背景下,‘每天早睡一小时’公益活动的启动,正契合当下社会和民众的需求,将进一步助力睡眠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农工党浙江省委会主委、医院院长葛明华表示:“举办‘每天早睡一小时’公益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倡导民众养成‘每天早睡一小时’的良好习惯,用科学的力量传递健康睡眠理念,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实际行动投身健康浙江建设。农工党浙江省委会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小切口’撬动‘大健康’,凝聚共识、汇聚力量,为加快推进健康浙江、美丽浙江建设,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贡献智慧和力量。”作为活动主办方之一,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党委书记、中国新闻社驻浙机构管委会主任柴燕菲表示,全民健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拥有健康睡眠”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但仍面临诸多困扰。破解“不眠人”的集体困境,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其中媒体的力量不可或缺。“中国新闻社是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通讯社,是国际传播领域的重要方面军。我们将充分发挥国际传播优势,广泛凝聚海内外力量,以专业之声传播健康睡眠之道,为走出一条‘健康中国’高质量发展新道路贡献媒体力量,让人民健康成为美好生活的鲜明底色,让世界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无穷魅力。”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黄建波表示,“睡眠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医对于治疗睡眠障碍有着独特的方法和疗效。中医认为睡眠的生理基础为阴阳消长顺乎节律、营卫之行不失其常、阴阳跷脉经气平顺、五脏功能平和有制、气血盛实充养有源、七情制化无失其度。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顺应自然、阴阳平衡,让自己的生活起居方式顺应自然规律,尽量做到不熬夜或少熬夜,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每天早睡一小时”关爱健康系列行动于活动现场启动。该系列行动将由各活动单位共同参与,在今年开展多次健康睡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通过健康科普、健康义诊等形式,让睡眠健康走进千家万户。每天早睡一小时,需要全社会每一个人的支持和参与。现场,医院、企业、高校、媒体的代表,共同宣读倡议书,向社会发出“每天早睡一小时”倡议。此外,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还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医院)在现场签署合作备忘录。为推动全社会更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puls.com/xsezx/11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