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身体部位的发育状况
头部:头围大于胸围,额头的上部有一凹陷,用手触摸时感觉很软,还会动,这是组成头部的4块骨头尚未合拢产生的缝隙,成为囟门,囟门起着婴儿呼吸道的作用,以后慢慢地会自动关闭,但在未关闭期间,注意别碰着伤着这里。
视力:
一般认为新生儿的视力大约在0.04,就是说他们根本看不清楚,同时只能分辨黑白红三种颜色,大约到3~4个月后,神经,血管和水晶体,视网膜等才会开始发育。
鼻子:
鼻孔比较小,黏膜较敏感,所以稍微刺激就会马上流鼻涕,睡觉时还会发出“嘶嘶”的鼾声,属于正常现象。
肚脐:
肚脐会逐渐干燥,约在1~2周后自然脱落,之后仍要保持干燥,换尿布时尤其要小心。
皮肤:
出生约2~3天的宝宝皮肤会变*,这是正常的*疸现象,7~10天后,*疸就会逐渐减退和消失。但在出生24小时以内皮肤就开始发*,而且越来越深,或者14天后*疸还没消退就要赶快就医。
排便:
宝宝出生24小时内, 次排出的粪便叫胎便,呈黑色,黏稠状,没有气味。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排完胎便后,每天会排出5~6次*色的大便。尿布变湿或者长时间用,很容易出疹,因此要经常给宝宝换尿布,并保持皮肤干燥。
性器官:
男宝宝的龟头和包皮内侧呈现贴在一起的状态,部分女宝宝受到妈妈体内激素的影响,会有阴道分泌物。
听觉:宝宝在子宫内就开始有听觉了,所以出生后便能清楚地听见声音,并且还能辨认妈妈的声音,不过他还无法分辨方位,大约要等到4个月时才能逐渐判别,如果有拍手或用力关门等声音,他会被声音吓到,所以等到宝宝大概3~4医院做听力和视力检查,以便确认有没有问题。
呼吸和脉搏:
新生儿的呼吸是每分钟进行40-50次的腹式呼吸,而腹式呼吸所消耗的热量比大人的胸式呼吸多,尤其是发烧时,呼吸更急促,脉搏是每分钟~次,是大人的2倍。
体重变化:宝宝出生后第3~4天,会因排尿,排汗等排出的水分量比授乳量多,而造成体重暂时性偏低,父母不用担心,出院后即能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再加上之后体重会持续增加,出生后1个月大约会增加1千克。
体温:
出生后1个月的婴儿,体温大约为36C~39C,宝宝这时候还无法维持恒定的体温,所以容易随外界的变化而改变,如果低于36C或高于38C就要警惕是不是败血症或脑膜炎,医院复诊。
睡眠:
新生儿每天大约睡20小时,医生通常会建议妈妈不要让宝宝趴睡,以免猝死,如果怕头型不好看,可以让宝左右轮流侧睡,而一天到晚醒觉的宝宝,侧睡比趴睡安全。
查看往期文章:短片分享丨宝宝夏季需不需要防晒?丨短片分享丨胎宝宝最怕的9件事,孕妈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