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团有偿征稿,详情请在后台回复“投稿”
文|CD爸
本文由|CD爸妈(cdbama)
授权发布
辛苦许久,终于把娃哄睡着的你刚想换个舒服的姿势,享受一下当前的岁月静好,耳边却突然传来宝宝明显的呼噜声或是咯吱咯吱的磨牙声…… 刚刚放松下来的心,立马又揪成一团: 宝宝为什么会打鼾?磨牙是因为缺钙吗?怎么才能缓解? 这绝不是妈妈们大惊小怪! 有时候,宝宝睡觉时的一些小毛病,背后确实都隐藏着大风险! 今天就带大家来盘点下那些隐藏健康风险的“睡眠习惯”。1打鼾 宝宝打鼾有时候会被误以为是睡得好,睡得熟的表现。殊不知打鼾很有可能是健康问题的征兆。 宝宝为什么会打鼾? 孩子之所以出现打鼾的现象,是因为睡眠中口鼻至肺的气流阻塞,引起喉咙部位的组织震动,既而发出声响。 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导致宝宝呼吸通道受阻。 过敏、慢性鼻炎、感冒时呼吸通道受阻。 面部发育异常,如颌后缩、小颌畸形、鼻中隔阻断等造成宝宝打鼾。 肥胖可能导致气道空间变窄、引起打呼噜的情况。 其他,如睡姿不对;干燥、鼻腔分泌物多等引起的呼吸不畅,也可能引起打鼾。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3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鼻道本身比较狭窄,鼻腔与喉部发育也尚未完全,尤其在哭过之后,呼吸时有些杂音也正常,不用过度担心。 但如果大于3个月,且长期睡眠伴有鼾声,就需要引起重视。 打鼾可能带来哪些伤害? 人民网此前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个3岁半的小朋友因为睡眠打鼾医院做睡眠监测。 监测结果显示,这位小朋友的呼吸状况很差,睡眠受到严重影响。 且另外五项综合评估显示,他的智商也呈现出了轻度的发育迟缓,3岁半的孩子智商刚刚达到两岁的水平! 打鼾竟有这么大的危害? 1、影响睡眠,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打鼾时气流阻塞,不能吸入足够的氧气,就会出现睡眠不安稳、惊醒等情况,睡眠质量受到影响。 然而,充足且高质量的睡眠,对于宝宝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比如生长激素,就是在宝宝进入深睡眠时分泌。 晚上睡不好,白天的精神状态自然也不佳,想要让他们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去学习和探索,几乎不可能,各项能力的发展自然受到限制。 2、存在窒息风险 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症状。患有这个病症的宝宝可能会在睡觉过程中出现多次10秒甚至更长的呼吸暂停,严重时可能导致窒息。 而且多次呼吸暂停会引发脑缺氧,心肺功能受损,造成智力上的发育迟缓。 这样看来,上文中提到的那个孩子出现智商发育迟缓的现象也就不意外了。 3、导致口呼吸,进而影响面容 打鼾的宝宝呼吸道被严重阻塞,气体交换受到限制,导致他们不得不通过张口来进行呼吸,以吸入足够的氧气。口呼吸因此形成。 长期口呼吸会对孩子的面部骨骼发育产生影响,导致面容上的改变,更直观的说,就是会变丑。 所以,当你发现宝宝有如下情况时,建议及时就医: 持续6周打鼾,一周超过3次(感冒一类的疾病另当别论); 打鼾声音较大、呼吸用力; 张口呼吸(白天也有); 睡觉时颈部必须保持伸直的状态; 睡觉时翻身频繁、喜欢跪卧等特殊睡姿、呼吸不连续、喘息(呼吸暂停综合征表现); 白天嗜睡、精神状态不佳、脾气暴躁。2磨牙 除了打鼾以外,磨牙也是小宝宝们睡觉时最常出现的一个小毛病。美国牙科学会杂志指出,大约38%的幼儿在睡眠中有磨牙的现象。 宝宝为什么会磨牙? 很多人听到宝宝磨牙,都会下意识的认为,是肚子里有蛔虫或者缺钙了。便张罗着要给娃吃打虫药或者补钙。 其实啊,我们是让虫和钙背了锅。孩子磨牙,和多种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磨牙症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果父母一方磨牙的话,宝宝就有可能遗传磨牙。 睡眠习惯:研究证明,40%以上夜间磨牙的宝宝习惯固定的睡眠姿势。当宝宝侧卧或俯卧位时,下颌因为受到头部的挤压处于偏斜状态,导致颞下颌关节和周围肌肉群高度紧张。 饮食:宝宝睡前吃的太饱造成积食,睡下后胃肠依然工作可能引起面部咀嚼肌自发性收缩,导致不自觉磨牙。 心理因素:睡前玩的太累,心情紧张、兴奋,或者焦虑不安等,都可能引起夜间磨牙。 出牙期磨牙:宝宝出牙期,会有痛痒的感受,为了缓解这种不适,会出现磨牙的情况。 所以想要解决娃磨牙的问题,得先知道原因是什么,这样才好“对症下药”,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处理。 在这儿,要重点跟大家说一下给娃吃打虫药这个事。 因为确实见过许多家长买驱虫药,擅自给娃驱虫。 寄生虫感染确实后果严重,但判断娃是否需要驱虫,要根据大便化验结果看娃是否“有虫”,而不是看年龄,或者仅凭磨牙这个现象。 世卫组织给出建议:2岁以内的孩子,由于肝脏发育尚不完全,无需驱虫;2岁以上的孩子感染寄生虫,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如果在娃没有受到感染的情况下服用驱虫药,轻则肠胃受到刺激,引发恶心、腹泻等现象,重则导致肝肾功能受损,甚至引发脑炎综合征。 所以,吃打虫药只有一个原则:没虫不能吃,有虫遵医嘱! 磨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1、牙釉质磨损 虽然牙齿很硬,但铁杵都能磨成针,牙齿也禁不住日日夜夜的磨啊。 如果磨牙过于频繁,那么牙齿外部的牙釉质就可能越磨越薄、露出敏感的牙本质甚至牙髓,导致牙疼。 2、咀嚼肌疲劳 长时间的咀嚼动作,还容易导致咀嚼肌酸痛,颞下颌关节受累,继而影响咀嚼系统。 一般来说,偶尔一两次的磨牙不用过于担心,可能只是吃的太饱或睡前兴奋、压力等造成的,随时调节就好。 出牙期、换牙期磨牙也应是阶段性的。 但如果娃磨牙日益严重、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病理性表现,建议及时就医。3趴睡 小宝宝们的睡姿可谓是五花八门。高难度睡姿任意解锁,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但是,有些时候,睡姿不正确,却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其中,趴睡就是最常见的一种。但对于很多小宝宝来说,趴睡又是他们最喜欢的一种睡姿。 小宝宝为何喜欢趴睡? 其实,宝宝在不同的年龄段都能找到最喜欢、最舒服的姿势。 对于小月龄的宝宝来说,趴睡能让他们感受到一种回归母体的安全感。 而且,对于新生儿常见的胀气,适当的趴睡也有助于缓解不适。 趴睡可能引起的后果: 虽然小月龄宝宝喜欢趴睡,但需要注意的是,趴睡也是引起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重要原因。 去年4月份发生的3个月大婴儿趴睡导致窒息身亡的事件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吧。 小月龄宝宝,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婴儿,自主翻身的能力尚还欠缺,万一口鼻被堵住,不能及时避开,就可能引起窒息。 美国儿科学会一直建议,1岁以内,仰睡才安全。 年的时候,美国儿科学会倡导婴儿不要俯卧睡下,之后的10年间,婴儿猝死综合征发生率下降了53%。 所以,家有小宝宝的,一定不要让他趴睡,最好保持仰卧姿势睡下。 一般而言,孩子1岁后能自主翻身之后,趴睡就没有大碍了。 小宝宝如果担心呛奶,喝完奶后,可以给娃拍拍嗝,保持侧卧姿势躺下。 因为呛奶多发生在吃完奶后的半小时内,所以可以在半小时后,再帮宝宝由侧卧转为仰卧。 对于吐奶严重,或者胃食管反流的宝宝,可以抬高上半身,不是在宝宝身下直接垫枕头哦,而是应该把枕头垫到床垫下面。 但如果宝宝非要趴着睡,不趴睡不着的那种,就一定要注意监护,当他们出现一些扭动肢体、哭闹等情况时,及时帮助翻身。 此外,趴睡虽然有风险,但趴着玩对于宝宝的成长发育却有很多好处。 所以,依然是一个原则:仰着睡觉,趴着玩! 关于宝宝睡眠,还真不是只要睡着了,就岁月静好了。某些睡眠习惯真得靠咱们多留点心观察观察。 妈妈们不妨自查一下,如果发现特殊情况,一定要及时干预,以免贻误治疗时机。来源:CD爸妈(cdbama)中国父母学习计划推行者“CC爸妈”低龄分队,专注孕产期妈妈自我管理,以及0-1岁宝宝的科学养育!原文标题《这些睡眠小毛病,严重可影响智商、威胁生命,快自查娃有没有!》转载已获授权。编辑:可可育儿团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puls.com/xsetn/8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