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句带娃毒鸡汤:没有睡不好的宝宝,只有不会哄的家长。听起来非常的正能量,却非常容易给家长错误的知识,耽误孩子的一辈子。这句话不妥的地方有两个:
1.要想宝宝作息正常睡得好,一个“哄”字太过简单,特别是刚出生的小婴儿,本身没有形成固定的生物钟,哪怕是大一点的宝宝,生物钟也非常的脆弱不稳定。需要科学的睡眠训练方法才能把让宝宝健康成长,让家长也能开心生活;
2.对绝大部分生理发育正常的宝宝来说睡眠习惯确实是可以训练的,可是如果宝宝一直不接受睡眠训练,睡眠一直不好,大哭,易醒,睡眠时间短,家长应该有意识去配合医生检查可能的生理原因(严重的比如脑积水)。
言归正传,老大出生前我看过不少睡眠训练的书。可是那时候自己是新手,没有意识到带孩子的难度,也不了解睡眠不好的婴儿对两夫妻的巨大负面影响,心里有点不以为然。而且那个时候对是不是给孩子做睡眠时训练非常的犹豫,因为书上的方法多种多样,自己和领导两边的老一代都觉得睡眠训练对太过孩子残忍没必要。领医院住了三个晚上,医院简直母亲胸喂宝宝来培养母婴亲密感,我算是真真切切体会到那种生不如死的感觉,坚定了好好做睡眠训练的决心。刚好在老大团团出生没多久,医院停车场碰到了一个朋友,有了一场让我受益颇多的对话。在这里先跟家长们说清楚,睡眠训练从来都不是为了孩子,好多研究都已经证明了,做不做睡眠训练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没有限制的影响,小孩该长大的还是长大,到了一定的时间还是会慢慢睡整个晚上。睡眠训练是为了解救家长自己,成年人的生物钟比较顽固,而且白天需要工作,再加上疲劳影响注意力和情绪,给宝宝正确的睡眠训练可以让家长们在白天过上比较正常开心的生活。
不正确的睡眠训练还不如不要睡眠训练。很多婴幼儿心理学研究发现只要1岁以下的孩子是“宠”不坏的,孩子还根本没有被宠的意识。只要家长给婴儿足够的爱,婴儿是不是能在晚上独立的好好睡个觉跟长大以后的心理发育半毛钱关系也没有。相反,不适当的,错误的睡眠训练会让婴儿没有安全感,影响宝宝的心理健康发育。
睡眠训练也不单单是教会小孩子独立一觉睡到大天亮。小宝宝一出生就开始了对世界的认知学习。婴儿的认知是通过主要是通过视像和声音来进行的。睡眠训练自然而然也包括了创造主要是光线和声音两大块的睡眠环境。睡眠训练也是对家长心理预期的调整。要知道咱们成年人都有无缘无故失眠的时候,更不用指望小宝宝能一个月30天都睡的好好的。反复是正常的,在我看来也是一个正常的小宝宝的标志。
再回到故事主线,说来也巧,领导医院停车场碰到了金融系的意大利博士生法比奥。两个话痨看到对方,自然而然就有了一番让我受益匪浅的对话:
我:你怎么来了?
法:我刚刚送老婆小孩来体检,现在要先回办公室拿点东西,你呢。
我:我们刚有了个女儿,我来陪夜,你孩子多大了?
法:2个月了。
我:真巧,你们肯定很累吧。
法:不累不累,我妈来了,她在负责带娃的事情。(我后来才发现祖父母不带娃的传说只是用于一部分美国人).
我:那你妈肯定很累吧。
法:我妈也不累,我妈给婴儿都实行军事化管理。
我:啊!!军事化管理,你不是意大利人吗?你们不是都爱玩儿不爱约束吗(我真的这么问了)。
法:那是我爹,我娘可是瑞士人。你知道瑞士人吧?我娘用的是小时候给我用的规矩。头一个月白天三个小时左右喂一次,不管孩子喝多少,喂二十分钟以后就不喂了。到了喝奶的时间哪怕孩子在睡觉也必须弄醒了喂。晚上八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四个小时喂一次,宝宝哪怕哭了也要坚持到时间。一个月或者一个半月以后白天还是三个小时喂一次,晚上5-6个小时喂一次,两个月以后晚上就是6-8个小时喂一次。
我:有用吗?
法:据说对我有用,我和我姐姐妹妹弟弟都是这么喂出来的。对我女儿肯定也有用,我女儿现在两个月,晚上只要喂一次奶就好了。你要知道,作为一个自豪的瑞士人,我妈都是用计时器来定喂奶的间隔的。
意大利小伙子喜欢和我聊天,一方面是因为家里添了个宝宝,出来聊天就是放松,另一方面因为他和我经历有点像,都是因为领导在美国工作才过来,又都选择了念博士,当上了快乐的有钱学生,毕竟领导领工资。我仔细领会了法比奥家族的育儿秘方,又好好参考了各色理论,和儿医还请教了好几次,做了下面这些事情。
1.设置宝宝睡眠环境。我们鼓励每天都带宝宝去一下不同的房间,也在安全的前提下到户外走走,让宝宝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宝宝感受外界的环境,培养探索精神。可是转换环境也会让小宝宝感到紧张。婴儿床/房就成了宝宝的避风港,我建议婴儿床/房的摆设不要轻易变动,色彩统一而且柔和,可以摆几个宝宝喜欢的,也足够安全的玩具。宝宝来到这样的环境就会感到安全和放松,也更容易入睡,睡眠质量更高。因为当时住的公寓,没有条件设置婴儿房,而且我忙着写毕业论文晚上实在太累,我就把婴儿床放到主卧紧挨我们的大床。我们把婴儿床三面围上了粉色的小帘子(买了两套),把床垫放到最低(比我们大床的床垫低了有20公分左右),这样的宝宝晚上醒的时候不至于被婴儿床外的动静吓到,而且看不到大人,模拟了让宝宝单独入睡的环境。如果她害怕或者不舒服哭起来,我可以根据哭声判断是需要立刻起床把她抱起来检查还是等几分钟来分钟让她睡回去。如果她自己能睡回去,那就是自我入睡能力的提升。
2.晚上用奶瓶喂宝宝。一旦习惯了晚上胸喂,宝宝晚上容易拒绝奶瓶,不但不安全,还影响大人睡觉,比起来还是用奶瓶喂省心多了。切记婴儿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母亲贪图方便躺在床上胸喂婴儿。
3.准备好了摇椅和给小孩换尿布的小架子。换尿布的架子(小孩可以躺)很重要,不然的话时间长了腰受不了。摇椅也很重要,我用奶瓶给孩子喂奶也可以坐在上面,宝宝靠在我左臂弯,右手还能刷个微博。对皮肤敏感的孩子,晚上哪怕不喂奶,我也建议家长给孩子换个尿布,免得隐私部位红肿起疹子。
4.充分了解自己孩子的作息非常的重要。总体来说,一周岁以下的孩子作息时间如下。
月龄
每天睡眠
晚间睡眠
白天睡眠
新生儿
16小时
8至9小时
8小时
满月
15.5小时
8至9小时
7小时
三个月
15小时
9至10小时
4至5小时
六个月
14小时
10小时
4小时
九个月
14小时
11小时
3小时
一周岁
14小时
11小时
3小时
从出生到一周岁,小婴儿们每天需要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从八小时减少到3个小时左右,晚上的睡眠时间从八九个小时增长到11个小时左右。发育正常的孩子可能个体睡眠时间略有偏差,但是不会太大。
5.了解作息的目的是坚持好的作息,改正不良的作息习惯。记住一岁到一岁半的宝宝白天需要的睡眠时间在两个半小时左右,我们推荐在上午九点半和下午两点开始,所以我们对一周岁以下的宝宝的睡眠调整计划也是往这个方向前进的。婴儿特别喜欢在喝完奶有饱足感以后睡觉,所以如果觉得宝宝白天睡眠时间太多影响晚上睡觉了,每次可以用添加或者减少配方奶的方式改变奶的浓度来调整。切记要不厌其烦把宝宝放到婴儿床上睡觉,让宝宝心理面认定:这个就是我睡觉的环境。下午1点半左右我们基本固定会有一次喂奶,喂完以后家里放下窗帘关灯让宝宝可以睡得久一点。大人也可以休息一下。白天其他时间段喂完奶以后我们不关窗帘也不关灯,有时候自己还会看会儿电视或者ipad啥的,基本上让孩子意识到是在白天睡觉,不会睡得太久太深。吃完晚饭到八点钟这段时间建议家长们和宝宝好好亲子活动一下,适当地让宝宝疲劳(不是精疲力尽),听一点柔和的音乐。
6.晚上八点到八点半就是我们就睡眠培训的重点时段了。小孩子特别容易饿,特别是母乳的小孩,特别容易晚上饿醒,饿醒就哭。所以这一顿就特别重要,尽量让宝宝敞开了吃饱。小宝宝肚子鼓的特别明显,有的家长特别担心给撑坏了。其实没必要,那么小的宝宝纯粹是因为饿了而喝奶,所以一旦喝饱了自己就停了。这一顿家长们可以考虑用配方奶,营养成分高,比母乳粘稠,在宝宝胃里需要更多的时间消化,宝宝晚上也能睡得更久了。我们家一开始的时候宝宝不会喝的特别多,基本上三个小时以后就会醒过来哇哇大哭,不过等到她能喝的比较多的时候晚上睡得就好多了。切记喂完奶以后把宝宝放回自己的婴儿床。
7.做一个表格,记录上每次喝奶的时间和量。可以观察一下宝宝的食量有没有增长,还有就是晚上延长喂奶时间以后对宝宝食量有没有刺激。如果出月子以后食量没有稳步的增长,可以考虑适当延长喂奶时间,或者调整一下奶的温度。我记得我们坚持了两个月以后团团晚上就基本上四五个小时喝一次,而且奶量增长很快,从一开始的小瓶的半瓶到三个月以后可以喝掉大概毫升到左右。睡得也好多了。
8.适当的哭对宝宝是个好事情,能增加一些肺部的锻炼。所以我们不要怕宝宝哭。但是网上有一些人鼓吹早就过时的残酷睡眠训练法,号称宝宝哭累了就会自己入睡,所以晚上入睡前家长要做的就是把宝宝往婴儿床上一放,任由宝宝哭到睡着为止。这是大错特错的,宝宝哭的原因有很多,尿布疹,喝奶胀气都是可能的原因,而且宝宝的呼吸系统还非常的脆弱,置之不理轻则呕吐或者症状越来越严重,重则有生命危险。还有一些所谓的温柔派叫嚷着每次至少让宝宝哭上5分钟,不要超过15分钟。这其实是十几二十年前的做法了。现代的婴幼儿心理生理研究有两个相关的发现:1.宝宝长时间(10分钟)以上的哭会导致安全感下降,对周遭环境比较紧张,影响睡眠和长大以后的沟通以及情绪控制能力;2.每个宝宝在睡眠训练过程中中对哭的坚持都不一样,家长应该多观察总结,从哭声去判断宝宝的情绪,一般来说连续哭上两分钟以后宝宝就不会再坚持了,哭声减弱,会有入睡的趋势。
9.切记每个孩子不一样,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仔细地观察,判断孩子的脾气对症下药是最重要的。我们家团团脾气很随和,半夜醒来看不到旁边有人,哼唧一段时间没人理就会自己入睡了,老二圆圆脾气比较倔,一开始一定要看到人,而且要摸到人才能入睡。所以带老二睡觉的时候我是一开始陪着入睡(老二出生的时候我们已经买了房子,所以设置了婴儿房)。一直到凌晨一点左右,这个时候老二应该已经醒过一次了,而且看到摸到自己的爸爸(我们装了摄像头),很快就又睡着了。所以孩子虽然很小,家长也要努力去了解一下她们的性格,适当地改进自己的策略。
10.不管当父亲的多忙,最好多多参与照顾孩子,特别是喂奶。一个原因是很多父亲白天上班,陪孩子的时间很少,晚上那么抱一抱之类的根本就不够用,亲子纽带建立不够;第二就是别看母亲整天在家,可以整天在家不好出门,有的因为刨腹产或者撕裂还有各种各样生理上的痛苦,心理伤害可能担心丢了工作,心理压力是很大的,这个时候做丈夫的不支持,让当妈妈的晚上还睡不好觉,会大大提高产后抑郁的几率;最后就是很多我这个年纪(或者更年轻)的爸爸大学和刚工作的时候都有过通宵打游戏上网的经历,为了区区的网络和游戏都能做到不睡觉,为了自己的宝宝少睡一点,坚持个三四个月大半年的我觉得根本不算啥。
11.最后强调一下每次喂奶的多少。我跟我们的儿医请教过。她是一个很资深的儿医。她的看法就是家长可以调整喂奶的时间表和浓度,但是开始喂奶以后就一直喂到宝宝拒绝。不要因为怕宝宝撑坏了就不喂,也不要因为怕宝宝饿就死命灌。
好了,睡眠训练就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每个孩子都不一样,都需要家长多多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puls.com/xsetn/5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