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存在这样的现象,孩子属于夜猫子、夜里欢,每到晚上精力出奇的兴奋和充沛,难以入眠!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睡眠习惯。而很多孩子熬到半夜,父母困到睁不开眼睛,孩子还不愿意睡觉,没有睡觉的意思!
父母上班很辛苦,晚上熬不了夜,熬夜也会影响第二天的状态,孩子不睡,父母也睡不着,干着急!总希望孩子能够早点睡觉,父母也能得到充足的睡眠时间。不经意间,由于孩子半夜还闹腾,父母情绪失控,就容易动手打孩子,督促孩子早点进入睡眠状态!
大部分父母会发现,打完训斥后的孩子,哭闹一阵很快就睡着了。大部分父母会这样想:孩子就是欠收拾、欠揍了,不打一顿、骂一顿,不好好睡觉。虽然暴力,但是好使,简单省事,可以达到良好的“催眠”效果!
以打孩子的方式,强迫孩子进入睡眠状态,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一起来探讨、了解和分析。
第一、视觉疲劳
当父母打了孩子,孩子会因为疼痛,嗷嗷大哭,眼泪遮挡视线,哭闹不仅使孩子眼睛感到疲劳,也会耗费一定的体力。即使是成年人,因为伤心哭过之后,眼睛也会感到疲惫,出现头晕眼花的状态,眼睛睁不开,身体感到疲惫,总想好好睡一觉。孩子也一样,哭闹一阵后,自然也会感到疲惫,眼睛模糊、疲劳、肿胀,很快进入睡眠状态。
第二、情绪释放
当父母打了孩子,孩子自然而然产生坏情绪,哭闹过后,情绪得到了释放,自然容易进入梦乡。孩子大哭一场,将委屈、愤怒和悲伤的情绪释放,大脑一片空白,有助于快速入眠。
当父母过度依赖打孩子的方式,督促孩子进入睡眠状态,会给孩子带来多大危害呢?
大部分孩子哭闹,父母都会认为是正常现象,孩子的秉性就是闹腾,致使家长会忽视了孩子哭闹所带来危害!
第一、影响生长发育
经常打孩子,让孩子的身心和心理、精神处于紧绷状态,哭闹过后进入睡眠状态,容易让孩子做噩梦、感到恐慌、害怕,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从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
第二、养成自卑性格
孩子也是有尊严的,打骂孩子,让孩子变得不自信,容易产生自卑的性格,甚至质疑自己是个笨蛋。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孩子挨打一次,就会对自己产生一次质疑,总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惹爸爸妈妈生气,总认为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错误的。久而久之,容易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养成自卑的性格。
作为父母,应当反思,当意识到打骂孩子对孩子所造成的危害,应当换一种方式,寻找新方法,督促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少用打骂体罚的形式,强迫孩子入眠!
所有的爸爸妈妈,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有情绪失控,控制不住自己情绪和脾气,从而对孩子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奉劝各位爸爸妈妈,寻找更为合理的方式,并非一味的打骂体罚和恐吓。
成年人长期熬夜,睡眠不足对身体伤害很大,何况是孩子?身为父母,都希望孩子早睡早起,保证每天的睡眠充足和睡眠质量,有利于身体健康和发育,才能让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
除了打骂孩子督促睡眠,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呢?一起来探索。
比如:缩短孩子的午休时间,白天带孩子走进公园,消耗孩子的体力和精力。规定时间必须上床,如果孩子睡不着,可以给孩子讲睡前故事,达到催眠的效果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方式方法有很多,需要爸爸妈妈齐心协力。
“睡觉”本身是身心放松,特别轻松的一件事情,即使孩子有错在先,尽量避免睡前打骂体罚,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有耐心和信心,寻找更为科学的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