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睡眠 > 新生儿睡眠 > 正文 > 正文

眼科新进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和哪些因素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5 0:47:3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是指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其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以往曾称为Terry综合征或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但后者仅反映了该病的晚期表现。孕期更短或更低出生体重者,发生率可达60%~80%。

随着近十年来早产儿生存率的提高,全球ROP患儿的数量一直在增加。迄今为止,ROP一直是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亚洲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同类研究相比,我国出生的一些婴儿,虽然体重较国外重,成熟度也相对较高,但依旧会出现严重的ROP,因此,在我国开展早产儿ROP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于防止ROP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医院母得志教授团队新近在InvestOphthalmolVisSci.上发表文章,公布了我国低出生体重婴儿中ROP的发病率和围产期风险因素的最新研究结果。

这项研究共选取医院年至年期间的名婴儿,并对这些婴儿进行了ROP筛查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ROP的总体发病率为26.0%(/)。一级ROP、二级ROP、三级ROP的发病率分别为17.5%、5.4%和3.2%。

在对研究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发现,许多围产期风险因素与ROP的发生有显著的相关性。在进一步的多变量分析发现,试管婴儿(IVF)、胎龄(GA)32周、呼吸暂停、支气管肺的发育不良、脓毒症、动脉导管未闭(PDA)和输血与ROP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早产儿视网膜病是早产儿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早产儿失明。深入了解低出生体重早产儿ROP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于早产儿的早期规范管理,降低ROP的发生率,以及ROP的预后,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附上原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puls.com/xsesm/5015.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睡眠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