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降临后,初为人父的我和宝妈在短暂的喜悦兴奋后,开始出现睡眠不足、腰酸背痛和焦虑烦躁易怒等一系列症状,宝妈有一次半夜困得累得哭诉:让我睡会吧,多少钱都可以。后来跟朋友聊天交流,原来这是普遍现象。
带宝宝的累,不只是身体上的疲惫,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紧张和焦虑,而这些都是由于对宝宝成长发育不了解导致的,因此,要照顾好宝宝,还要尽量轻松些,必须知己知彼。只有知道宝宝正常的状况是怎样的,才能避免紧张,减少焦虑,有心思去摸索宝宝习性。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经过研究和请教专家,对宝宝成长也有了比较深的了解,经过“宝宝实践”,现在我也是个合格奶爸了,下面以3月龄内的宝宝为例,说说健康宝宝在吃喝拉撒睡的特点。
1、吃。
新生宝宝最好吃母乳,实在没有母乳也要吃相应月龄段的配方奶粉。具体喂食时间和喂食量如下表:
在照顾宝宝时,一定要能够及时发现宝宝发出的“饿了”的信号,一定要使用正确的喂奶姿势,避免宝宝吸入空气;一定要掌握宝宝“吃奶量”的变化,及时调整奶量;一定要知道宝宝“吃饱了”的状态表现,一定要在吃饱后“拍嗝”,以上四个“一定要”做到了,新生宝宝的护理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2、喝。
对于新生宝宝要不要喝水,专家间一直有争议,但是以下几点是共识:1月龄以内的宝宝尽量不要单独喂水;吃奶粉的宝宝两顿进食间可以适量喂水;母乳喂养的宝宝3月龄以内可以不用喂水;干燥地域(如华北)、高温环境(如夏天)可根据宝宝显现酌情喂水。总之,原则是:宝宝需要喂水才喂水,不要为了喂水而喂水。
婴儿胃容量变化
对于新生儿的吃喝,特别指出的是,小宝宝阶段“胃容量”发育是很快(如上图),并且个体差异明显。而胃容量直接决定宝宝食量,它的增长变化和满足与否是很多宝宝哭闹的源头。
比如,胃容量太小的宝宝,进食次数就会频繁些,就可能出现一小时哭闹一次,然后吃一次。
再比如,吃奶前喝水了,就可能导致实际吃奶量的减少,从而饿得快,出现与宝宝常规作息不一致的哭闹。
还比如,胃容量增加了,宝妈还是按原有时间或原有奶量喂养,也会出现宝宝哭闹。
以上种种,一定要注意。
3、拉。
3月龄内的宝宝,每天大小便整体是由规律的。
大便会从刚出生时的5-8次/天,逐步稳定到1-2次每天,小便则会从15-25次/天,逐步稳定到8-12次/天。
大便的正常形态是:母乳喂养呈金黄色或黄色,气味酸臭;奶粉喂养呈黄色或黄绿色,气味略微臭或酸臭;一般为糊状,可能会有少量白色奶瓣。
小便的正常形态是:无色透明或微黄,略骚。
如果不是上述情形,就要谨慎观察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puls.com/xsesm/4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