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睡眠 > 新生儿睡眠 > 正文 > 正文

揭秘宝宝变化中的睡眠规律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7 21:22:16

01

宝宝的睡眠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

刚出生

宝宝刚离开妈妈肚子时,还未形成睡眠昼夜节律,睡眠缺乏规律。这时宝宝每天除了哺乳与排泄所占的大约6~8个小时外,其余时间均处在睡眠状态,并分布于全天的24小时内。此时宝宝的睡眠相当脆弱,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干扰。

3-4月

宝宝出生3~4个月之后,在外界光、声音、喂养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渐熟悉了这个新奇世界的秩序,睡眠与外周环境越来越同步,白天清醒的时间在延长,睡眠更多的集中于夜晚完成。这时,宝宝身体里参与睡眠调控的褪黑素分泌以及体温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也出现昼夜波动,预示着宝宝睡眠昼夜节律初步形成。在睡眠中,宝宝会出现肢体颤抖,有时还会做吸吮动作、扮鬼脸、抽动鼻子或微笑。爸爸妈妈可能会认为宝宝睡觉不踏实,其实这些都是宝宝活跃睡眠过程的正常表现。

5-12月

出生5~12个月的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向成人模式发展,由刚出生时一整天无规律的小睡状态,逐渐变为“晚上主要睡觉,白天主要活动”的状态,而且晚上连续不间断睡眠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1岁宝宝从出生到1岁之间,随着年龄的增加,白天小睡的次数逐渐减少,每次小睡持续的时间也逐渐缩短。夜晚宝宝醒来的频率也会随之降低,醒来后再次入睡的时间也在逐渐缩短,连续睡眠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这些都意味着宝宝正在努力地适应爸爸妈妈睡眠的节奏。

宝宝到1岁时,基本上可以建立较稳定的睡眠模式,即长时间的夜间睡眠和白天2次短暂的小睡模式。

02

宝宝睡眠时间需求的发展变化轨迹

宝宝疲惫的暗示

当宝宝疲惫需要睡眠时,宝宝会做出某些动作,暗示你他/她准备睡觉了。刚刚宝宝可能还玩得很高兴,一会儿他/她可能就表现出烦躁或嘀嘀咕咕,失去注意力或不再配合您的活动,紧握拳头,揉眼睛或打哈欠。如果这些疲惫的迹象及时得到家长们的回应,会让宝宝的安全感提升,并在一段时间内减少宝宝哭泣的次数。

夜醒

宝宝夜醒也是家长担心的问题之一。专家称,在生后4~5个月,几乎所有的宝宝每天晚上平均都要醒来2~3次,这是宝宝睡眠发展进程的正常表现。

这个阶段的宝宝体格增长最为快速,因此宝宝夜里醒来大部分有喂奶的需求,以保障获得足够的营养供应,满足快速生长的需要。

因此父母对宝宝的睡眠应该有很客观的期待,小年龄宝宝尚不具备一觉睡到天亮的能力。一旦宝宝夜醒,大部分需要30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重新入睡,但家长注意宝宝夜间醒来后不要急于应答,观察3~5分钟后确定宝宝有需求时再行处理,特别要避免采取摇晃、拍抱的哄睡方式。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夜晚觉醒的次数会逐渐减少,约50~60%的孩子在6个月以后夜晚最长能够连续睡眠5个小时以上。从6个月起父母应该开始减少宝宝夜晚喂奶的次数,培养宝宝夜晚连续的睡眠能力。

03

睡眠对宝宝体格发育的影响

宝宝的睡眠和体重增长是息息相关的。

可能有爸爸妈妈认为,只要宝宝吃得好,母乳充分,宝宝就会长的壮壮的。也有爸爸妈妈可能存在这样的顾虑,宝宝睡得越多,是不是体重会长的不好了?

医生调查发现:夜晚睡眠效率高的宝宝,体重增长的要好一些。不是指宝宝夜晚睡眠的时间越长越好,而是需要宝宝入睡快,夜间醒来的时间短,再加上夜晚睡眠充足,才能帮助宝宝获得较高的睡眠效率,从而促进体重的增加。一边睡个好觉,一边长身体,可谓一举两得。

除了体重以外,另外一项爸爸妈妈最关心的就是身高了。可能大部分爸爸妈妈都是在宝宝长到2~3岁时开始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puls.com/xsesm/492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睡眠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