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爱出汗,
家长们要注意了!
很多宝妈反映,宝宝睡觉总爱出汗,像洗头了一样。担心宝宝出汗是免疫力差或者缺钙,于是就自行补钙,甚至买了各种提高免疫力药物和“补品”给宝宝吃。但其实宝宝没那么容易缺钙,而且出汗要分生理性和病理性来具体分析,而大多是是生理性的,所以大部分的家长无需过多担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宝宝的钙含量摄取大多充足
根据《中国膳食指南》中显示:
0~6个月宝宝每日所需钙为mg,要实现这个量,母乳和配方奶中所含的钙就足够了。
而7~12个月宝宝每日需mg钙,这时宝宝开始吃辅食,绿色蔬菜、豆制品中都含有钙,比如每g小油菜中的钙含量在mg左右,再加上每天还喝着母乳或配方奶,摄取充足的钙也很轻松。
到了1~3岁,宝宝每日需要mg的钙,所需量翻倍,但这时宝宝吃的饭也多了,从食物中可摄取的钙也增加了,每天再喝上ml的牛奶,每日钙摄取目标就完成了。
因此,只要宝宝不挑食,身高、体重、发育指标等都正常,无需额外再补充钙质,爸妈也不用遇事就想到缺钙,进而给宝宝乱吃。
实际上,宝宝出汗多,首选要从宝宝自身生长发育特点上找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生理性出汗原因
1.宝宝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
2.人体皮肤大约具有万-万个汗腺,从数量上来说儿童和成人的数量差距不大,但儿童的体表面积明显小于成人,所以相对而言,单位体表面积上的汗腺更多,这样也导致儿童出汗现象更明显。
3.成年人睡觉时觉得热了,可能会翻个身,一侧睡热了,换另一侧睡。但对小婴儿来讲,他们睡觉时睡姿变化较成年人少。当某个睡姿保持久了,开始觉得热了,可能就会通过出汗来散热。
▲图片来源于网络
4.天气炎热、剧烈运动、穿盖太多,都会导致人出汗,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出汗是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出汗可以散热、,避免身体过热。
孩子睡觉时出汗多,首先看看房间温度是否适宜、穿盖是否得当。不要认为大人不热,孩子就不热。孩子热不热,可以摸一摸孩子的胸口或后脖颈。如果摸起来干爽温暖,就说明刚刚好。如果摸起来温热、潮乎乎,甚至脸通红、呼吸急促,那是过热了,赶紧减少穿盖。
5.有研究显示,孩子睡前如果食用了高蛋白的食物,那睡觉后出汗会增多。
比如有些孩子睡前会喝一杯牛奶,或者有的小宝宝吃着吃着奶就睡着了,就容易出现睡的满头大汗的现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病理性出汗原因
1.缺钙,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晃头部,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秃”
2.甲亢,新生儿伴有多汗、皮肤潮红、哭闹、呼吸急促、心跳快、易饿等;或者幼儿伴有脾气急躁、易饿、体重明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突眼、甲状腺肿大等症状。
3.患结核病的宝宝也会有夜间盗汗的症状,并且是整夜出汗,同时还有低热消瘦、体重不增或下降、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4.心脏病、糖尿病或睡眠时呼吸不顺畅,因身体内在的压力促使交感神经始终处在紧张状态,宝宝也会出现“夜睡盗汗”或是“手脚出冷汗”等现象。
5.体质弱的宝宝常常在白天活动时或夜间入睡后,在头、胸、背部成片状出汗,这往往是由于喂养不当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
一旦发现宝宝是病理性出汗,应医院就诊,而生理性出汗的话,家长则可以学一些护理方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护理小诀窍
1.应该选择透气性好、吸水性好的衣物,并经常更换吸汗巾。睡前可以给孩子少穿点,入睡一定时间后,再适当地帮孩子添加盖被。
2.调节室内温度:每天早、中、晚坚持定时通风换气,尽量做到每次开窗10~30分钟。
3.宝宝的衣服和被子不可太厚:宝宝衣着和被子的厚薄应与大人相当,尤其是冬天不要穿得过厚,盖得太多,否则宝宝容易出汗。
4.多汗易造成宝宝口舌干燥,健康受损,因此要多给宝宝喝水,喂以多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代谢之需。饮食要清淡,避免汗液增多。
5.爱出汗的孩子要勤洗澡,及时缓解汗液对皮肤的刺激,防止细菌感染。出汗后要及时擦干,保持皮肤的干爽,以防止汗湿后吹风受凉。
总而言之,宝宝大多数出汗都是生理性的,与缺钙甚至免疫力差并无关系,家长切勿盲目补充钙剂、提高免疫力药物。这样反而会给宝宝带来潜在的风险,得不偿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是一位85后的年轻辣妈
在第一个孩子出生的之后
经历了许多事
拥有不少经验
当第二个孩子出生的时候
这些经验便让我
不再手忙脚乱
所以我决定
写出来与你们一起分享
Sharesmalltopics
分享小话题
宝妈们是怎么给宝宝
挑选衣服的呢?
欢迎留言讨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