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深层淤积」
担心自己孤陋寡闻,我特地查阅了相关书籍和uptodate等网站,并询问了马蕾医生IBCLC等资讯来源中均没有出现过「深层淤积」的相关资讯。综合咨询妈妈们的反馈、朋友圈及某一些公号的信息:「深层淤积」是指淤积非常非常久的乳汁,就像池塘的淤泥一样存在乳房的根部,乳腺的远末端深层,因此叫「深层淤积」。「深层淤积」的妈妈们,自己不容易发现淤积了,通常要“有经验的母乳指导/催乳师”才摸的得出来。有「深层淤积」的妈妈会感觉:宝宝总是“吃不干净”,吃完奶乳房还是涨涨的,每次吃奶要一个多小时、涨奶时会鼓起一块硬硬的,宝宝吃完会软,可是涨奶又硬了。可是,真的有深层淤积的存在吗?首先乳房不是池塘也不是下水道,乳汁也不会像淤泥或食物残渣一样的深层汇集在乳房根部。其次哺乳期乳汁是源源不断地产生的,宝宝吃的越多妈妈产的越多,但是永远都不会完全被“排空”,每个哺乳期妈妈的乳腺腺泡与输乳管中,或多或少的都会一直有乳汁的存在,这是一个正常的状态而不是淤积。最后真正的「乳汁淤积」,是指因为各种原因乳汁长时间没有及时有效排出,淤积在乳腺管某个部位,乳汁越积越多,妈妈突然感觉乳房出现乳房硬块,多数情况下都会伴有乳房局部疼痛,可能还有局部发红,但还没有出现发烧等其他表现。如果出现发烧或全身不适等,就可能是堵奶变成乳腺炎了。发生真正的乳汁淤积怎么办?堵奶不要乱揉按,这篇文章告诉你正确的应对方式!
-03-12
宝宝总是“吃不干净”、吃完奶乳房还是涨涨的、每次吃奶要一个多小时?
那么我们首先要看看宝宝有没有进行有效的吮吸,很多时候只有刚开始吃的几分钟能看到宝宝在大口吞咽,后面的大部分时间基本上都是无效吸吮,就是看着宝宝嘴在动,但其实并没有吞咽。这个时候,不是妈妈的乳房有深层淤积,而是宝宝的吃奶效率不高,我们这样这样我们就去增加宝宝每次哺乳吃奶的有效性。1刺激奶阵
哺乳前妈妈采用按摩、热敷等方法刺激奶阵要让吸奶更高效,最好的办法就是刺激喷乳反射(奶阵)的产生。这样做吸奶更高效!2哺乳时挤压按摩乳房
哺乳时挤压按摩乳房是一个非常好的技巧,建议母乳妈妈们都可以去尝试。哺乳时如何挤压按摩乳房?3频繁换边哺乳
一次奶阵一般持续1.5分钟左右,当奶阵过去后,宝宝就要等到下一次奶阵才能吃到大量的乳汁。但对于乳汁不多的妈妈要刺激下一次奶阵会比较困难,这时把宝宝换到另外一边乳房哺乳,你会发现宝宝又开始大口吞咽了。同样的方法,当这边乳房奶阵过了,吞咽不明显时,又可以换到第一次喂过的那边乳房,这样更容易刺激新的奶阵产生。这样一次哺乳一边乳房可以吃2-3次。吃奶效率高了,自然也可以让宝宝吃的“更干净”,宝宝也更能吃饱。涨奶时会鼓起一块硬硬的,宝宝吃完会软,可是涨奶又硬了?
涨奶时乳汁充盈乳房有时感觉硬硬的,尤其是在产后初期是一个哺乳期的常态。按需喂养不光是对宝宝说也是对妈妈来说很重要,对妈妈也很重要,感觉涨涨的硬硬的提醒妈妈要喂奶了。宝宝吃完就会软,恰恰说明宝宝有效的移出了乳汁,吃到了奶,随着妈妈和宝宝的喂养模式步调更加匹配,供需平衡后,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并不需要额外的进行干预。当你发现真的有小硬块时,你还可以这么做:要不要通过通乳来让乳腺管更加畅通?不需要按需喂养就是最好的保持乳腺管畅通的方式。乳腺管细如发丝,及其娇嫩。反复通乳按摩并不会让乳腺管而更顺畅反而会会增加乳腺管壁毛躁的风险,增加频繁堵奶的几率。理性思考不被忽悠!当我们接受到一个新名词新资讯的时候,我们不妨先思考一下:它的来源是什么?它的信源可靠吗?它的推理是如何成立的?它的反面可能是什么?它的获利方是谁?当我们先去进行了思考后再来接受信息,或许很多问题都不再是问题。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我们相信妈妈和宝宝自己就是最好的解决哺乳问题的最好的人。如果你一个人在哺乳路上很孤单,赶紧加入我们的妈妈大家庭吧,姐妹们吐吐槽互相打打气,还有专业泌乳顾问的支持,日子过得不亦乐哉End
足不出户,解决母乳喂养难题:
追奶、堵奶乳腺炎、乳房疼痛、拒奶厌奶、背奶、断奶、辅食安排、安抚与睡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puls.com/xsehl/8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