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慢慢转热,孩子出汗俨然多了起来,尤其在入睡后明显,且汗多湿衣容易感冒,造成体更虚、汗更多,形成恶性循环,我们称之为“小儿盗汗”。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晚上睡觉流汗非常担心,但是又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小儿晚上睡觉流汗踢被子主要是因为“盗汗”
阴虚盗汗:证见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细凉食等,治宜滋阴降火。
小儿盗汗原因:
儿童体质因素,据临床研究数据显示37.5%的儿童为阴虚体质,中医认为:阴虚则火旺,入睡汗出如雨,进而津液亏虚,加重阴虚,治疗法则是:滋阴降火。常用太子参、生地、麦冬。而黄芪伤阴,虽能固表止汗,但加重阴虚,对治疗小儿盗汗尤为不宜。
汗是五液之一,由阳气蒸化津液而来。《素问·阴阳别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气属阳,血属阴,小儿血气嫩弱,大病久病之后,多气血亏损,气虚不能敛阴,阴亏虚火内炽,迫津外泄而为盗汗,是小儿常见的内科杂病之一。
宝宝盗汗以下几种原因比较常见
1、缺钙引起
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头部明显出汗。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宝宝经常在睡觉时摇晃头部,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秃”。
2、脾虚易感引起脾虚易感的小儿通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较正常儿童差。并会出现自汗盗汗,厌食,头发稀疏缺少光泽,面色苍白,经常感冒,咳嗽等症状。舌质淡,苔薄或有剥脱苔,脉细无力。化验检查可有贫血,免疫球蛋白低下,微量元素缺乏。
3、正常出汗
室内温度并不低,但家长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或盖过厚的被子,这种情况下孩子出汗属于正常;孩子吃夜奶、刚刚哭完等情况下出汗也是属于正常的。
4、气虚型盗汗
气虚型盗汗的孩子一般表现为:脸色苍白,平时容易感冒,玩耍的时候容易疲劳,白天稍一活动就容易出汗,而且出汗的时候,手脚冰凉。
宝宝盗汗怎么护理
1、保持皮肤干爽
勤换衣物,经常用软绵布擦洗身体,保持宝宝的皮肤干爽,出汗后避免吹风,避免受凉感冒。
2、多补水
汗出多会导致宝宝的口干舌燥,少量多次的给宝宝补水,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
3、合理饮食
饮食应以清淡的为主,控制宝宝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达到营养平衡,同时多吃水果,保证宝宝生长发育的必要营养,也切记不要盲目的喂养。
4、因病制宜
及时就医,针对孩子的病症对症下药。
健脾的食疗方
汗证的孩子,首先就是要调理脾胃。由湿滞内蕴而导致盗汗的孩子非常多,家长先检查孩子的消化情况,及时给孩子消食导滞,强健脾胃。
黄芪红枣汤
糯米麦粥
羊肚粥
组成:羊肚1只,大米60克
用法用量:加水共煮粥,煮后加入花椒、姜、葱调味,分数次食用,连用3日。
功能主治:治疗小儿脾虚自汗、阴虚盗汗。
小儿盗汗贴
主要针对症状为益气固表、自汗盗汗、体虚汗多,贴于宝宝肚脐(神阙穴),一天一次,每天贴敷8-12小时,可晚上贴,早上取。
阅读完以后别忘了分享给自己的小伙伴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