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治概要
孕妇出生于年8月。年7月6日,因“停经38周5天,产检羊水异常半天”入住医方。查体:血压/70mmHg,骨盆外测量23-27-19-9cm,宫高33cm,腹围cm,胎位LOA,胎心次/分,无宫缩;肛查:宫颈消退50%,宫口未开,胎膜未破,先露头,棘上2cm。超声见:胎位ROA,双顶径9.5cm,羊水AFI=7.5cm,脐血流S/D=2.3,颈部见“U”型脐带切迹,CDFI可及血流信号。提示:宫内孕单活胎ROA。初步诊断孕3产0孕38周5天LOA待产;羊水过少?脐带绕颈?当天在分娩告知书上,孕妇要求平产。7月8日,孕妇要求欣普贝生引产,签署欣普贝生使用知情同意书。11:05无宫缩,胎心次/分,予地诺前列酮栓(欣普贝生)一枚于阴道后穹隆。12:30宫缩强度弱,间歇5-6分钟,持续20秒。13:05,宫缩强度中,间歇3-4分钟,持续25秒,肛査宫口未开,先露棘上2cm。15:30胎膜自破,羊水外流量约20ml,色凊。宫缩强度中,间歇3-4分钟,持续30秒,阴道检査宫口开2cm,先露棘上2cm,于阴道后穹窿取出地诺前列酮栓一枚。产前记录:16:00宫缩强度中,间歇2-3分钟,持续30秒;16:30,宫缩强度中,间歇2分钟,持续30秒;17:30,宫缩强度中,间歇2-3分钟,持续30秒,肛查宫口开2.5cm,先露棘上2cm;18:00,宫缩强度中,间歇2-3分钟,持续30秒,肛查宫口开3cm,先露棘上2cm,胎心次/分。20:00宫口开全,20:20会阴侧方切开下自然分娩一男婴,脐带绕颈壹圈,体重g,Apgar评分1分钟10分,5分钟10分。21:25突然发现新生儿肌张力亢进,刺激无哭声,肤色红润,听心率次/分,立即予负压吸引清理呼吸道,未见明显痰液吸出,即请儿科会诊。
21:50,患儿被转入医方新生儿病区。查体:体温36.8℃,呼吸45次/分,心率次/分,反应尚可,前囟平,刺激无哭声,面色红润,呼吸尚平稳,三凹征不明显,呼吸运动对称,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中等,律齐,四肢肌张力升高,拥抱反射减弱。入院时血糖4.2mmol/L。血气分析(未吸氧下)PH7.42,PCO.00mmHg,PO.00mmHg,BE-2.50mmol/L,HCO.2mmol/L。初步诊断: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予心电监护、保暖、禁食、拉氧头孢抗感染、鲁米那镇静等。7月9日7:30,患儿置辐射床上,反应好,哭声响,四肢肌张力稍偏高,颜面部出血点存在。白天予转至普通小床,少量配方奶喂养。16:16患儿奶量增至10ml每次,完成好,无呕吐腹胀,无嗜睡抽搐,无少哭少动,无烦躁不安。查体:面色红润,呼吸平稳,四肢肌张力稍亢,拥抱反射存在。7月10日8:10,患儿血氧饱和度37%,唇周发绀,能自行恢复至95%;8:25,患儿血氧饱和度52%,面色发绀,予刺激后恢复至96%。8:30,患儿出现嘴角抽动,反应欠佳,予鲁米那针镇静。头颅超声诊断:右侧颅骨下不均质回声团,血肿?目前脑中线左移,左侧侧脑室液体稍丰富,右侧侧脑室液体透声差,建议进一步检查。胸部前后位CR检查报告:新生儿肺炎可考虑。另见左侧锁骨骨折。予甘露醇针降颅压,医院进一步治疗,出院诊断:1、颅内占位性病变?2、新生儿羊水吸入性肺炎;3、左侧锁骨骨折。
11:45,患儿入住浙江大医院。查体:神清,易激惹,前囟紧张,右侧瞳孔3mm,散大固定,左侧瞳孔1.5mm,对光反射欠灵敏,哭时口角左偏,四肢肌张力略高,左上肢肌力Ⅳ级。血常规示白细胞20.96×10^9/L,中性粒细胞79.7%;头颅CT示右侧硬膜下出血伴右侧大脑半球水肿、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线明显左偏,顶部头皮血肿。初步诊断:1、颅内出血;2、脑疝;3、左臂丛神经损伤?予罗氏芬抗感染、甘露醇降颅压。胸部正位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心超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继发孔直径0.4cm),三尖瓣轻度返流。当天下午予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术中见硬膜完整,无破损,表面稍有渗血,硬膜张力较高,切开硬膜见硬膜下大片暗红色血凝块。术后予特治星抗感染治疗等。7月22日出院,出院时情况:患儿大气吸入下SPO2稳定,无呕吐,无发热,无抽搐。查体:神志清,反应可,创面无明显渗出,皮肤中度黄染,颜面部可及少许出血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眼裂变小,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啰音,心率-次/分,律齐,四肢肌张力略高,左上肢肌力Ⅳ级。出院诊断:1、颅内出血;2、脑疝;3、左侧面瘫;4、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5、颅内血肿清除术后;6、巨细胞病毒感染。
医院头颅CT3D(三维成像)年9月24日放射学诊断:颅内出血术后随访:左侧颞枕叶低密度影,必要时进一步MR检查。12月24日放射学诊断:颅内出血术后随访,目前右枕叶低密度影,右侧大脑容积小。建议随访MRI。
二、争议要点
患方认为:新生儿颅内出血及锁骨骨折、医院操作不当、未及时发现造成,包括新生儿出生后产妇从未接触,送入重症监护室后3天未发现病情,医院后才发现。
医方认为:1.新生儿颅内出血及锁骨骨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分娩过程中挤压所致,医生的操作是符合规范的。2.患儿在本院新生儿室住院期间的治疗是及时的,但在病情的判定上存在一定不足。
三、分析意见
根据现有资料和医患双方在鉴定会上的陈述与询答,分析意见如下:
孕妇23岁。年7月6日,因“停经38周5天,产检羊水异常半天”入住医方。诊断:孕3产0孕38周5天LOA待产;羊水过少?脐带绕颈?7月8日予欣普贝生引产,20:20会阴侧方切开下自然分娩一男婴,体重g,Apgar评分1分钟10分,5分钟10分。21:25突然发现新生儿肌张力亢进,刺激无哭声,肤色红润。21:50转入医方新生儿病区。初步诊断: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予心电监护、保暖、抗感染、镇静等。7月10日患儿血氧饱和度下降,嘴角抽动,反应欠佳等。头颅超声检查后考虑颅内占位性病变,胸部CR提示左侧锁骨骨折(断端有错位)。予转浙江大医院,诊断:1、颅内出血;2、脑疝;3、左臂丛神经损伤?当天下午予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术,7月22日出院,出院诊断:1、颅内出血;2、脑疝;3、左侧面瘫;4、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5、颅内血肿清除术后;6、巨细胞病毒感染。
孕妇孕3产0孕39周LOA待产,有欣普贝生引产适应证,引产前签署欣普贝生使用知情同意书。7月8日11:05开始引产,15:30宫缩强度中,间歇3-4分钟,持续30秒,阴道检查宫口开2cm,先露头棘上2cm,于阴道后穹窿取出地诺前列酮栓一枚。医方的引产过程符合医疗常规。停药后的CST(16:06-16:36)显示产妇宫缩过强,间歇时间为1+分钟,强度达到约,但在产前记录中宫缩强度记录为中等。此时产妇的产程进展尚处在潜伏期,医方对宫缩过强未予处理,加上第二产程有前肩娩出困难予腹部按压的过程,考虑患儿出生后颅内出血、左侧锁骨骨折与产程中的不当处理有相关性。
患儿出生约1小时后出现肌张力亢进,刺激无哭声等,转入新生儿科后诊断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未对患儿的神经系统情况做进一步评估,至7月10日才予以头颅B超检查等,延误患儿颅内出血的诊断及治疗,存在过错。送至浙江大医院时患儿因颅内出血多已发生脑疝。
医方存在的过错与患儿颅内出血及锁骨骨折、左侧面瘫存在因果关系。
四、鉴定意见
医方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与患儿颅内出血、锁骨骨折及左侧面瘫存在因果关系。根据《浙江省医学会医疗损害鉴定办法(试行)》第三十条第(二)项,医方承担主要责任。
专家点评
1.产科医师应严格掌握引产适应证,引产时严密监测宫缩强度及持续、间隔时间,注意产程进展,加强胎心、羊水等的观察。
2.本例引产后的观察处理存在缺陷:引产后产妇宫缩过强,产程进展快(宫口3cm到宫口开全仅2小时,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仅20分钟),而产前记录中的宫缩情况与CST宫缩描记及产程过程不吻合。对于宫缩过强未发现也未处理,埋下了安全隐患。
3.新生儿颅内出血、锁骨骨折与接生过程中处理不当存在因果关系。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的临床表现符合产时颅内出血的病理过程。
4.新生儿在出生后1小时出现肌张力亢进、刺激后无哭声等临床表现,医护人员未能仔细分析原因,认真观察病情,导致颅内出血未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加重了患儿的病情。
5.多环节的医疗缺陷,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教训深刻,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