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白皮书》。白皮书显示,约63%的少年儿童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周一至周四晚上11点后仍有8.64%的中小学生忙于作业,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学业压力是造成学生睡眠不足的最主要原因。调查还显示,父母当着孩子面玩手机会严重影响孩子睡眠。此次网络调查覆盖了全国各地近7万名6-17岁少年儿童。
对于调查结果,不少网友表示,“这年头谁还睡觉?有时间还想玩呢。”可是对于儿童来说,缺觉对其的不利影响可能比你想的要严重。
超六成青少年儿童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
此次发布的《白皮书》涵盖了近7万人的线上调查结果,其中学生人,家长人。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儿童普遍睡眠不足,睡眠时长的年龄差异显著。
对6到17周岁的青少年儿童大数据调查显示,睡眠不足8小时的占比达到62.9%,13到17周岁青少年儿童睡眠不足8小时的占比达到81.2%,6到12周岁的这一比例仅为32.2%。
调查还显示,56%的青少年儿童是起床困难户,而起床后一身轻松、精力充沛的只占到18%。
研究人员从睡眠时长、睡眠障碍、醒后状态三个维度评估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状况,平均分值只有67.14分。
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被剥夺?
《白皮书》分析,课业压力成为影响孩子睡眠的第一因素(67.3%),其次是3C产品(27.1%),噪音、声、光等睡眠环境占24.8%,家长的睡眠习惯占19%。
调查显示,周一到周四晚上23点,仍有8.64%的学生在忙于作业。
此外,睡眠状况差的青少年儿童41.9%睡前会接触3C产品,睡眠状况优的孩子中,这一比例仅有7.4%。
广西的受访青少年儿童玩电子游戏时间最长。每天玩游戏时长超过两小时的孩子达到31.3%,还有12.3%超过四小时。
此外,从地域来看,内蒙古的青少年儿童“睡得最晚”,24点以后入睡的比例达到16.2%。江苏的青少年儿童“起得最早”,有3.7%起床时间早于凌晨5点。
睡眠质量差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成绩。
调查显示,36.5%的睡眠质量差的孩子会出现肥胖症,而在睡眠状况优的孩子中,这一比例仅为3.7%。
此外,还有40.5%的睡眠质量差的青少年儿童会出现神经衰弱或抑郁,而在睡眠状况优的孩子中,这一比例仅为1.4%。
从学习成绩看,在睡眠状况优的孩子中,分别有45.4%、34.1%的孩子在班级排名中分别位于前5%和6-20%。
而在睡眠状况差的孩子中,则有41.9%的排名在班级的75%以后。
睡眠少的儿童易患糖尿病
美国《儿科》杂志15日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睡眠时间少的儿童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研究人员分析了多名9到10岁英国儿童的相关数据,包括身高体重数据、血液检测结果和问卷调查表中的睡眠数据。
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儿童上学日平均每晚睡眠10.5个小时,符合学龄儿童每天至少睡10小时的有关建议。总体而言,睡眠时间越长,糖尿病风险越低。平均每多睡一个小时,胰岛素抵抗水平下降2.9%,空腹血糖水平下降0.24%。胰岛素抵抗易导致2型糖尿病。
缺觉儿童记忆差
慢性睡眠不足对儿童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具有隐匿性。睡得少会影响儿童的神经系统功能,尤其是负责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海马神经功能,导致孩子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
短时间的睡眠剥夺造成的损害还能弥补,长时间的剥夺就会对孩子的记忆功能造成影响。在学生主观嗜睡程度不增加时,会出现简单词汇记忆和算术工作记忆水平降低。这一现象是儿童特有的。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出现背不下来单词和做数学题做得慢时,不是孩子不专心,而可能是睡得少了。
睡得晚不容易长高
生活方式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也很大。现在孩子睡眠都比较少,睡得很晚,这肯定会影响生长发育。生长激素在晚上10点~12点左右分泌最多,这时候如果孩子没有进入睡眠,或者没有深度睡眠,激素分泌自然达不到应有的水平,生长发育肯定就不好。
医院儿科主任赵聪敏教授说,儿童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孩子身高除了与遗传相关外,还和很多因素相关,如内分泌、营养、睡眠、环境及疾病等。充足的睡眠是长高的必要条件之一,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是在熟睡后出现,所以想让宝宝长得高,不仅要睡得多,还要睡得香。
专家呼吁,睡眠不足会对青少年儿童的记忆力、情绪等产生负面影响,社会应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puls.com/xsebm/4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