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朋友,失眠康复之路,就是修行之路,也是人生的二次涅槃重生,所以我们要调节心态,还要纠正错误的思维认知,以及改变执拗的性格,这不仅仅是为了睡眠,更是做人基本的修行,《睡眠心经:在失眠中修行》这个专栏的目的,就是以说文解字的行驶,从思维的层面彻底地让你改头换面。
游飞老师说失眠本章节也是专栏的最后一节课,按理说最后都是放大招的,其实我觉得从做修行的角度看,本章解读的字,确实是最重要的,上节课我们说了,消除恨意的不二法门就是培养“善意”,那么什么是善呢?如何培养“善意”呢?如何做一个善人呢?现在我们就翻开说文解字,让思想穿越时空,和古人的智慧链接,了解“善”字的起源吧。
游飞老师说失眠甲骨文中,“善”字上面一个羊,下面一个口,表示羊这种动物,是比较温顺善良的,不像其他动物会咬人,所以造字的就是,就以羊的性格会意,以羊的字符代表善;后来演化为羊的左右两边加上表示“言”的字符,代表用言语和谈也是一种善,而与之对应的“争”,则是指的动用武力解决问题,所以也可以理解为用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不诉诸于物理,也是“善”。史书上有“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的记载,电视剧《大秦赋》里面,李斯拜见吕不韦的时候,就是抱着一只羊去的,那时候吕不韦贵为丞相,平民李斯送羊给丞相,按照当时的礼仪,是最高的敬意,古代投降的时候,一般是打开城门,君带领一众臣子,牵着一头羊,表示很温顺愿意服从的意思,虽然这种方式有侮辱人的嫌疑,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人们,普遍接受羊是一种温顺平和的象征,所以造字的时候,用羊会意“善”,对美与善的一种表达。善是消除恨意的不二法门,在佛教中,对于那些“嗔恨心重,心地不善”的人,一般是叫他们培养善念,因为恨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有靠善念才能化解心中的烦恼,对于此有规定了五戒十善,以让人遵守奉行,若人真的能按照“身三口四意三”的标准去执行,那绝对能做个善人,世界上我们普通是,不是专门修行的,做不到这么严格,那就按照最基本的要求,做到“口不争”,也就是做到“善”的本意即可。下面说一个婆媳关系的故事:
剩余55%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