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在冬季,万物归藏,容易使人产生困倦。但是一直会有很多原因让我们失眠。
失眠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给病人带来很多烦恼和痛苦,如醒后无精打采,没精神,导致日常活动、工作、学习、生活等不能正常进行,疲乏、精力涣散和体力不能有效恢复。进而脑功能减低,表现为记忆力、注意力、反应能力、洞察力、分析力减退,情绪低落,自制力减弱,对一切不甚敏感,不能忍受较强的刺激,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还有头胀、头昏、头痛、烦躁、易怒等。
一旦失眠,吃安眠药不是解决办法,长时间的服用安眠药还会上瘾。想要治疗失眠,最重要的还是调理为主。
到底怎么样才算失眠呢?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每晚睡7-8个小时,偶尔因为一些兴奋的事情或者遇到需要处理的问题而睡不着觉,不算失眠。若连续数日或者长期睡不着觉,就是失眠,是一种病态。
那什么算是失眠呢?大概有以下几类。
1、入睡困难,完全睡不着,躺下后超过半个小时都睡不着的,就可以归到这一类里。
2、入睡无困难,但睡到半夜醒好几次(两次及以上),难以再次入睡。
3、入睡虽然无困难,但一直在做梦,睡眠质量差。
那么中医是如何看待失眠的呢?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在《黄帝内经》中记载:心藏脉,脉舍神;肝藏血,血舍魂。可以说,睡眠正常与否,与心、肝关系密切。
若心血充足,肝血旺盛,阴阳平衡,则人的睡觉就香,就踏实。若各种原因引起肝血不足,血不藏魂,或者心血不足,血不藏神,或者心肝火旺,就会引起睡眠不实,难以入睡或者彻夜不能入睡。
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一是肝郁化火:烦心事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导致情志失调,肝气郁结,郁久化火,心肝火旺,扰动心神所致失眠;
二是心脾两虚:劳心过度,心血不足,心神不藏所致失眠;
三是阴虚火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或者纵欲过度,精血暗耗,阴精不足,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扰动心神所致失眠;
四是痰热内扰:湿热内盛,上扰心神,导致失眠。
中医治疗失眠,需根据病程长短、伴随症状、舌像脉像的表现,进行辨证治疗,标本兼治。一般采用穴位按摩调理和食疗调理的方式,来缓解失眠的问题。
治疗失眠的五个穴位
人体中蕴藏着多个与睡眠相关的穴位,只要找准这些治疗失眠穴位并加以按摩,就能把失去的睡眠“找回来”。
1、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2、神门穴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3、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用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下,可安神定志,缓解由失眠引起之头痛。
4、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自己的手横放,约4根手指横放的宽度),当胫骨内侧后缘处。此穴乃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故能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统摄于脾,受藏于肝,内养于肾,心气下交,则神志安宁。
5、印堂穴
心虚胆怯者加按印堂穴。此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为经外奇穴。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压印堂穴,并作轻柔和缓的揉动,以局部感觉发麻、发胀为宜。一般轻揉2分钟。有安神定志之功。
除了穴位按摩以外,也经常采用食疗的方法。
治疗失眠的三大中药材
1、百合
百合性微寒、味甘苦,可入心经、肺经,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适合有长期咳嗽、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多梦、精神恍惚等阴虚肺燥、心神失养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百合治疗失眠的方法是:取百合,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2、酸枣仁
酸枣仁性平、味甘、可入心经、肝经,具有养心安神、益阴敛汗的功效,适合有烦躁不安、惊悸怔忡、烦渴、盗汗等心肝阴血不足症状的失眠患者服用。用酸枣仁治疗失眠的方法是:酸枣仁,捣碎,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临睡前一次服完。
3、茯苓
中医认为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具有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适量服食可作为睡眠不好的人的调养佳品
现在有这样一款产品,酸枣仁助眠安舒茶,这款茶除了融合了这三种食材外,还添加了莲子、桑葚、枸杞、栀子、金银花这五种药食同源的食材。
沿用古代酸枣仁的配方,同时又根据现代人的体质特点进行了配方改良。具有配方优(科学配比,精挑细选,选材严格)、工艺优(工艺复杂,古方熬制)的特点,且药食同源,完全使用严格甄选的天然食材经过古法熬制而成,不添加防腐剂,增稠剂,香精等。
这款产品所使用的的酸枣仁,,采用太行山麓区域所产的酸枣仁,确保酸枣仁的正宗,粒大肉厚,色泽鲜亮。只有选用正宗优质的酸枣仁才能让产品的滋养助眠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温馨提示:调理调的是人体五脏六腑的阴阳和谐,从而实现人体的良性循环。调理是一个慢性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渐进,慢慢调理。
不少有失眠、多梦、易醒等睡眠问题的患者,无论是30-40岁的中青年,50岁的更年期女性,还是60-70岁的老人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理,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均反馈失眠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睡眠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