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睡眠 > 新生儿窒息 > 正文 > 正文

训练孩子独立睡眠越早越好马伊琍发文自认太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16 16:47:56

明星界的育儿大V马伊琍前两天发了一篇长微博,

自责自己因想让女儿爱马从小养成独立睡眠的习惯,

干了无数蠢事——

是啊,我们到底在急什么呢?

马伊琍的这段反思引起了不少妈妈的共鸣——

syzw26:

两年前有了小宝以后,总是逼着大宝自立,现在我也经常反思,她只是一个刚满五岁半的孩子,我到底为什么逼着孩子长大,似乎只是更多的注重结果,而忽略的她成长的过程,现在大宝可以自己睡一张床,自己睡觉不用我陪,而我却有了很多的失落感。

大Cccc_c:

孩子真正“属于”我的日子真的很短暂,最后不是孩子离不开你,终有一天他开始在某个方面独立起来,并且慢慢的在各个领域越来越独立,到那时,你会发现是你离不开他。

英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曾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分离越早越好?所以,很多父母像马伊琍之前一样,理所当然的认为培养孩子独立性,就要从婴儿期的独立睡眠就抓起。

独立性培养的确很重要,

但别忘了,所有的科学靠谱的育儿方法论必须科学靠谱都要以尊重生命的成长规律、人性和个体差异为前提。

就拿马伊琍提到的曾经走红一时的哭声免疫法来说,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本身就违背了人性。

哭是人类最本能的表达方式,是婴儿发出需要的信号,

经过几十年的验证,已有大量案例证明用哭声免疫法带大的孩子,后来轻则睡眠障碍,重则人格障碍甚至精神分裂。

如今这一方法已经被摒弃,但是仍然有不明就里的家长拿来就用。

训练孩子独立睡眠,急不得!

睡觉是人的本能,但到了娃这儿,每天都是一场恶仗,

当妈的天天幻想着,

孩子能到点了自己睡着多好,

孩子能睡整觉多好,

孩子不需要大人陪该多好,

想想就好了,反正孩子也不会如你所愿,

总之那几年,好的睡眠质量对父母来说简直就是奢侈品。

让孩子独立睡眠,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首先,婴儿的睡眠和成年人完全不同。

成年人入睡快,能够马上进入深睡状态;

婴儿则入睡慢,需要在父母的辅助下,经由20分钟左右的浅睡状态而后进入熟睡阶段。

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

宝宝看似睡着了,但是一放下来就会苏醒大哭。这是因为他还没有进入深度睡眠,还需要更多的哺乳、安抚、拍哄、轻摇等等。

其次,婴儿的睡眠周期也较成年人短,

熟睡程度也较成年人轻,

醒来后,还是需要父母的辅助才能接觉。

这其实也是人类在生命之初的一种生存本能,便于一旦发生意外或感到不适,能够马上醒来向父母发出信号。

另外,轻度睡眠也有利于婴儿大脑发育。

从心理学上层面讲,

0-6个月的孩子,正处在「全能自恋」的状态。

全能自恋,是每个人在婴儿早期都具备的心理。

婴儿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世界与自己浑然一体,会按照我的意愿来运转,所有事情都能够实现、所有需要都能被满足。

但若这些需要无法得到监护者的准确照顾,

婴儿会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并会演化成一种心理缺失,

从而致使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再次追求回到“全能自恋”的状态。

西尔斯医生在《亲密育儿百科》里批评在西方盛行了多年的婴儿睡眠训练法,

将其称之为“比我们培训宠物还缺少人性的训练法”。

其造成的后果就是大批婴儿和成年人患上睡眠失调症。

0-3岁的孩子,大多没有形成稳定的作息,很多孩子本身就很难哄睡,由于生理或心理的各种状况很多孩子睡着了也会时常惊醒。

如果在这个阶段让孩子独立睡,可以想象孩子面对黑暗和冰冷的房间时,内心是何等的恐惧。

伦敦儿童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马格特·塞南德经过约20年的研究发现,

训练几周大的孩子单独睡觉会导致孩子因情绪紧张而在体内产生大量的压力激素,

而从大脑发育来说,被迫与父母分开的孩子,他脑内痛苦区域的活动会异常地活跃。

所以培养独立睡眠的前提,首先要给孩子建立足够的安全感。

只有能及时得到父母回应,对父母的依恋感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建立起良好安全感的孩子,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动脱离父母,水到渠成、从容自信地走向独立。

那么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培养独立睡眠呢?

答案是循序渐进,因人而异。

普遍提倡的做法是在3岁分床睡,5岁开始尝试分房睡。

当然这个标准不是固定的,在实行的时候也要结合宝宝的心理承受能力,采取有效的方法,循序渐进,灵活过渡,来帮助宝宝逐步去适应。

至于尝试多久后能够成功,也是得看宝宝的适应能力。

有的宝宝可能3岁就能完全独自睡了,有的可能需要拖到8、9岁,切勿粗暴的推开孩子,

多做点准备工作,多沟通,反复尝试,终有一天,孩子一夜之间就长大了。

Gymbo赞同马伊琍那句话:

请不要违背让母婴亲密的自然规律,孩子终有一天会长大,会有足够的能力做那些曾经做不了的事,而我们,只需要陪伴和等待,并准备好足够的耐心。

是的,孩子有着自己的成长步伐,

陪着孩子慢慢走,不必急;然后目送,不必追。

更多精彩

MORE

Gymbo解读明星育儿经,你可能还想看

当妈比演戏更行?章子怡开价近元一条的育儿经都聊了些啥?

明星也不是完美妈妈,但和我们一样拼!

李小璐被“骗捐”

善良,是父母给孩子上的人生第一课

高龄新妈妈伊能静:“是女人的爱与勇敢,让你看见产道外的第一道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puls.com/xsezx/8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睡眠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