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三个月大的宝宝,因为妈妈要训练自主睡眠而造成宝宝死亡的事情引起大家的轰动,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新生儿的睡眠周期。
刚出生的婴儿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睡觉,每天至少要睡十八到二十个小时。但是由于新生儿需要喝奶,而且每次喝奶的量都比较少,所以睡觉期间会不断地醒来。
新生儿在睡觉时不仅是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新生儿需要在睡觉期间促进身体器官的发育。如果孩子得不到充足的睡眠,不仅容易出现哭闹的情况,而且身体发育也会出现问题,所以当新生儿长时间睡觉时,家长不需要太担心。
新生儿的睡觉时间比较长,但是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孩子的睡眠时间也会不断的减短。一般一到三个月的婴儿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是十五个小时;到了六个月左右,每天平均的睡眠时间为十四个小时左右;等孩子到了一周岁,每天平均的睡眠时间一般在十三个小时左右,而且大多数都能一觉睡到天亮,睡眠期间也就不用给孩子喂奶了。
一般医学上将新生儿的状态分为六种:
(1)哭:对感性刺激不易引起反应。
(2)活动觉醒:眼睁开,活动多,不易集中注意力。
(3)安静觉醒:眼睁开,机敏,活动少,能集中注意力于刺激源。
(4)瞌睡:眼可张开或闭合,眼睑闪动,有不同程度的躯体运动。
(5)浅睡(快速眼动睡眠):眼闭合,眼球在闭合眼睑下快速活动,常有吸吮动作、肌肉颤动、间断有大的舞蹈样肢体活动,身体像伸懒腰,偶尔发声,呼吸不规则。脸部常出现表情如微笑、皱眉或怪相。
(6)深睡(非快速眼动睡眠):眼闭合,无眼球运动和自然躯体运动,呼吸规则。
所以家长要在孩子的婴儿时期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和作息时间,逐渐地培养孩子自主入睡的习惯,以免孩子出现闹觉的情况,影响家长的正常生活。如果孩子出现了夜晚闹觉的情况,就要尽量减少孩子白天睡觉的时间,帮助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和睡眠时间,这样有助于让孩子在夜间睡觉,不会太影响家长的作息
喜欢这篇文章点个“在看”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