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宝宝睡觉时的4个表现,可能是身体不适的征兆,家长别大意
新生儿出生之后除了吃奶,剩余的时间都在睡觉。宝宝睡觉可以帮助大脑发育,还可以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帮助身体长高。另外新生儿的睡眠时间可达20个小时,但是宝宝在睡觉时也有异常表现,这些异常表现,可能是宝宝身体不适的征兆,宝妈千万别大意。
睡觉时老哼哼
新生儿在睡觉时会突然出现哼哼唧唧哭闹的行为,而且哭闹之后会再次进入睡眠状态。宝宝在睡觉中会哼唧,可能跟睡觉有噪音、做梦、排尿有关。
但在特殊情况下,宝宝也会出现哼唧的行为,那就是肠胃不适。
当宝宝饿了或者肚子胀气,肠胃因为不舒服会影响睡觉,宝宝也会哼唧。如果宝宝睡觉哼唧,宝妈及时查看哼唧的原因。另外想要宝宝睡觉安稳舒适,在睡前给他换上干爽的纸尿裤很关键,让宝宝一整晚睡觉都舒适。
怎么办?
宝妈日常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排泄情况。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颜色为金黄色的软膏状,每天2-5次。吃奶粉的宝宝,大便颜色一般为淡黄色。如果宝宝大便突然变稀,那就说明宝宝肚子可能是受凉拉肚子了。如果大便很干,且宝宝拉的时候小脸憋得通红,十分用力的样子,有可能是便秘了,平常要注意调整饮食。
频繁翻身睡不踏实
宝宝睡觉不老实,经常从这头睡到那头,还会满床打滚,这种情况很正常。
但当宝宝翻身过于频繁时,宝妈就要注意宝宝可能身体出现不适了。因为当宝宝出现消化不良或者出现腹痛时,在睡觉时翻身会频繁。
怎么办?
1.纠正饮食行为是根本。
吃饭是一种饮食行为,家长需要在孩子饮食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示范和引导,让孩子从小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行为。
2.定时定量,少吃零食。
养成孩子定时定量吃东西的习惯十分重要。如果给孩子太多的零食,一会吃糖,一会吃饼干,胃里不空,到正常吃饭的时间,孩子就会没有饥饿的感觉。家长可以通过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特定餐具和话语来让孩子意识到要吃饭了。这是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来给孩子有吃饭的意识,当热气腾腾的饭菜放在桌上时,他就会意识到“吃饭的时间到了”。其次,不要让孩子养成吃零食的坏习惯。
睡醒后哭闹不止
新生儿在睡醒后哭闹,一般是饿了,宝妈及时喂奶就能安抚他,但是如果宝宝醒后哭闹,喂奶也不吃,这个时候宝妈就要考虑是不是宝宝出现了肠绞痛。
怎么办?
想要避免宝宝出现肠绞痛的话,家长在平时要注意给宝宝保暖,不要让宝宝着凉,同时注意不要让宝宝吃太多。在宝宝清醒的时候可以轻轻的给宝宝揉一揉肚子,这样可以促进消化,可以预防肠绞痛的出现。
睡觉突然惊厥
宝宝在睡觉时会经常出现惊厥的情况,宝宝出现惊厥跟两种情况有关,一种是白天可能受到惊吓,另一种是发热引起的惊厥。
怎么办?
宝宝如果白天受到惊吓,在睡觉时做噩梦,就会有惊厥反应,此时宝妈不用过多担心。另一种是发烧惊厥,如果宝宝发烧后手脚抽搐,产生惊厥反应,宝妈要警惕宝宝的健康状况,及时带宝宝就医。
宝宝在睡觉时如果出现异常表现,大多跟身体不适有关,宝妈要先查看宝宝身体状况,再根据情况及时找出应对方法,帮助宝宝减轻身体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