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睡眠 > 新生儿诊断 > 正文 > 正文

谁偷走了你的睡眠大学生睡眠质量调查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2/18 12:55:37

睡眠质量是衡量个体及群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个体身心健康的主要因素,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良好的睡眠质量能够促进个体精神状态的改善使机体更有活力睡眠,越来越被认为是促进健康的重要生活方式因素。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压力增大,睡眠状况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睡眠质量分析

01.睡眠时长问题

据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睡眠时长大于9小时的占比8%,睡眠时长在7-9小时的大学生占比47%,在5-7小时的占比是40%,另外,睡眠时长小于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5%。

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的睡眠时长都是足够的,但多数大学生表示自己睡眠不足,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不好好睡觉呢?

(数据来源:调查问卷《大学生睡眠现状调查》)

02.睡眠情况

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睡眠时长是足够的,但仍有45%的大学生存在睡眠问题。

(数据来源:调查问卷《大学生睡眠现状调查》)

二.影响大学生睡眠情况分析

01.入睡时间

从“入睡时间”一图来看,入睡时间在20:30~0:30的被调查者占比最高,达35.10%,入睡时间在0:30~1:30的被调查者占比第二,达26.5%,入睡时间在01:30之后的被调查者占17%,而入睡时间在21:00之前和21:30~22:30之间的被调查者占比最少,分别为1.2%和3.7%。

从大学生的入睡时间来看,大学生入睡时间普遍较晚,熬夜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出现。

(数据来源:《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

02.熬夜因素

从“熬夜原因”分布图来看,选择“思绪太多,无法入睡”的被调查者比例最高,为52.06%,其次是“电子产品使用过度”,占50.12%,排在第三位的是“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占41.99%,第四位的是“突然睡不着”,占比达到40.16%。此外,“聊天太久”、“白天睡太多了”、“饮用亢奋饮料”、“其他原因”也是大学生熬夜的原因,占比分别达到23%、22.91%、8.68%和8.23%。

结合数据可知,心理因素(思绪太多、突然睡不着等)是造成大学生熬夜的主要原因,该因素对大学生的睡眠质量的影响最大。从“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占比达到41.99%这一数据可以得知,大学生存在着熬夜赶作业的现象,此外,“白天睡太长”、“聊天太久”、“饮用亢奋饮料”等外部因素也是造成大学生熬夜的原因之一。

(数据来源:《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

03.失眠后的行为分布

根据“失眠后的行为分布”一图可以得知,52.60%的大学生会选择在失眠后寻找其他的消遣方式,而39.51%的大学生在失眠的情况下强迫自己睡,此外,37.04%和9.72%的大学生会分别选择使用助眠工具和借助药物的方式来帮助自己入睡,也有8.08%的学生在失眠后选择做其他事。

根据失眠后的行为分布一图来看,多数大学生对于熬夜和失眠这一行为具有一定的风险认知,在失眠后会采取措施帮助自己入睡,而多数大学生在失眠后不会考虑借助药物调节睡眠,同时说明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健康意识。

(数据来源:《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

04.睡眠环境

从“对校内住宿条件的评价”图来看,认为校内住宿条件“良好”的被调查者占比最高,达40.06%,其次是认为校内住宿条件合格的被调查者,占比达到24.24%,接着是认为校内住宿条件一般的被调查者,占14.28%,居于第四位的是认为校内宿舍条件优秀的被调查者,达14.33%,最后是认为校内住宿条件较差的被调查者,达7.09%。

这表明大学生对校内住宿条件的整体满意度并不高,尽管多数高校的校内住宿条件达标,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不少高校在校内住宿条件方面需要加强改进,努力改善宿舍环境,提高住宿标准,给学生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宿舍环境。

(数据来源:《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

三.大学生睡眠质量的改善

01.睡前状态差的表现

据调查问卷显示,在被调查群体中,43%的大学生表示经常难以入睡,29%的大学生认为他们经常多梦并频繁醒来,另外,醒来后难以入睡,占比27%。不同的人生活习惯不同,身体素质也存在差异,睡眠时间晚、时间长短并不一定会造成健康原因。但如果熬夜、睡眠充足的同时,感到睡眠质量差,大学生就应该提高警惕,尽快调整生活习惯,提高夜间休息质量。

(数据来源:调查问卷《大学生睡眠现状调查》)

02.大学生对于改善睡眠问题提出的看法

由调查问卷显示,大学生在如何改善自己睡眠状况方面是很积极的。其中“取消早八”词频率最高,多数大学生认为,大学“取消早八”,最能改善睡眠质量。4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睡眠质量问题,习惯性熬夜加上第二天的“早八”,使大学生睡眠时间更短。其次就是早睡早起,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少玩手机,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一些缺点还是很了解的。多接触自然、不上课(这是不可能的)、把手机卖了、多读书。

大学生对于如何改善自己的睡眠质量问题是比较了解的,希望大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

(数据来源:调查问卷《大学生睡眠现状调查》)

03.改善睡眠的因素影响率

当代大学生虽然有较多的睡眠问题,但他们知道对于如何改善自己的睡眠状况。据调查问卷显示,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的响应率达到了23%,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占比22%,其次是改善睡前习惯占比20%,另外,大学生学会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占比16%。

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对于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情绪稳定性和增强社交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来源:调查问卷《大学生睡眠现状调查》)

四.良好睡眠的好处

在“良好睡眠的好处”一图中,选择“提升免疫力”的被调查者占66.10%,选择保持精力充沛的被调查者占60.60%,选择加快体力恢复的被调查者占58.70%,选择加速新陈代谢的被调查者占43.00%,选择保持思路清晰的被调查者占42.00%,选择减轻复阳概率的被调查者占35.70%,选择减轻新冠状况的被调查者占34.70%。

良好的睡眠有益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免疫力、保持精力充沛,在加速大学生的新陈代谢、保持大学生思路清晰、减少日常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和减轻复阳概率、新冠状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数据来源:《中国健康睡眠白皮书》)

五.总结

通过调查问卷和白皮书相结合的方式,从大学生群体的睡眠时长、睡眠情况、入睡时间、熬夜因素、失眠后的行为、睡眠环境、改善睡眠的因素等方面对大学生的睡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意见。我们得出结论:大学生群体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puls.com/xsezd/122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睡眠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