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打呼噜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见到的现象,很多人都会觉得正常,还觉得打呼噜是因为睡得香。但是在医学上,也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叫做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并且还容易引发心梗、心律失常、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甚至是夜间猝死。所以打呼噜不仅不是睡得香,反而是睡眠质量差的表现,如果不进行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还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什么是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指的就是长期严重的打呼噜,有短暂气喘、鼾声响亮、持续10秒以上的呼吸暂停、口鼻气流停止但胸腹式呼吸仍存在的现象。其实在生活中,打呼噜的人长达几十秒的呼吸暂停情况也是比较常见的,但长期如此就会导致血氧减少。长期打呼噜的人,还会因为缺氧影响大脑的功能,影响记忆力,晨起时还容易有头疼、脾气暴躁等情况,甚至时引发高血压和脑血管疾病。
长期打呼噜的人,还会容易出现白天没精神、迟钝、疲劳,判断力、注意力和警觉力下降,焦虑、抑郁、口干和高血压等症状。如果睡眠打呼噜伴有呼吸暂停、睡眠中呼吸间隔太长、日间思睡的人,就要引起重视了!
打呼噜会引发哪些疾病?
糖尿病
有研究表面,打呼噜容易引发糖尿病,尤其是肥胖人群,会比打呼噜和不打呼噜的人群相比,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2%-14%。
脂肪肝
习惯性地打呼噜还可以用来预测非酒精性脂肪肝,有研究表明,每周打呼噜3次以上的人会比不打呼噜的人,出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增加29%-72%。
高血压
打呼噜的人会明显比不打呼噜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更高,比如一种由打呼噜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就会通过改善呼吸睡眠暂停来降低血压的。
高血脂
打呼噜会引起慢性间歇性缺氧症状,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糖异生、甘油三酯合成增加等情况。由研究表面,打呼噜次数越多,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也就越多;打呼噜声音越大,甘油三酯水平也会越升越高,并且升高比例还会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
心肌梗死
打呼噜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反复停止、血液中氧气含量显著减少、全身组织细胞缺氧的情况。而频繁的缺氧就会导致血管壁的损伤,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引发心肌梗死。有研究表明,有长期打呼噜习惯的人,心肌梗死发作的危险会比正常人高77%。尤其是男士和年轻人,打呼噜引发心肌梗死的风险更高。
如何自我判断是否患有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
呼吸睡眠暂停与普通的打呼噜还是有些不同的,可以从这些症状来判断:打呼噜声音大、声音不规则、时而间断、会因喘息或憋气而惊醒、白天嗜睡、晨起头痛、记忆力减退、性功能障碍、脾气暴躁、性格变化和其他系统并发症,严重的会由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等疾病。
一旦有以上症状出现,医院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还要进一步明确是否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怎样改善打呼噜症状?
首先就是减重,肥胖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之一,减重会对肥胖患者的打呼噜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其次就是戒烟酒,吸烟会刺激鼻咽腔黏膜水肿,导致慢性炎症的产生,而酒精会麻痹神经、降低肌肉张力,加重打呼噜症状。
第三个可以通过睡觉体位的改变进行改善,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可以采用侧卧睡眠的方式来减少重力的影响,从而减轻症状。但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能起到改善的效果,医院进行诊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