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睡眠,促进孩子的生长
曾经听过一个初为人母的妈妈开玩笑:“自从当了妈,就没睡过一个好觉。”一晚上要起来喂奶好几次,还得经常起来哄睡突然大哭的孩子,有时候晚上都十一二点了大人都困得要死可孩子就是闹腾的不睡觉……孩子不好好睡,当家长的也身心俱疲。
你们家的宝宝有没有出现过这些情况呢?
宝宝晚上入睡困难,
怎么哄就是不睡觉;
睡得好好的,
半夜突然大哭起来;
一晚上得醒好几次,
一会儿得换纸尿裤
一会儿要喝奶
一会儿干脆就是闹腾;
晚上睡得早,
但是凌晨三四点就醒了,
睡眠时间不固定;
……
跟成年人一样,婴幼儿也会出现很多睡眠问题,比如难入睡、夜间多醒、夜间进食、睡眠周期提前和延迟(即睡得早、醒得早;睡得晚、醒得晚)等。每当孩子睡不好,父母总会忧心忡忡不知所措;同时孩子的睡眠不好也会直接影响到父母的睡眠状态,有孩子的妈妈们总是抱怨睡不好觉,孩子的睡眠不分昼夜,连带着父母也得时刻照顾,睡觉也不踏实。
如何才能让孩子睡个好觉呢?
美国、加拿大睡眠协会的主席迈尔·克利格教授在新书《睡个好觉》中描述了婴幼儿常见的睡眠问题和解决办法,他认为只有了解孩子的睡眠需求,找到适合他们睡眠的最佳时间,遵循孩子的睡眠节律并采用科学恰当的解决办法,才能有效解决孩子的睡眠问题,给孩子和自己一个好的睡眠。
(滑到文末有福利,有机会免费获得《睡个好觉》一书哦!)
睡眠质量差,影响孩子正常发育
对婴儿而言,睡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生长。因为只有熟睡之后,他的体内才能分泌较多的生长激素。另外,脑细胞的发育和完善几乎都在睡眠中进行,良好的睡眠有利于脑细胞发育,对促进婴儿智能发育十分重要。婴幼儿睡眠质量直接关系到其未来发育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据研究,儿童在熟睡时比清醒时生长速度要快3倍。这是因为,在孩子入睡后位于大脑底部的脑垂体能分泌较多的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的作用就是促进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及内脏增长。因此,睡眠对于儿童不单纯是休息,更是促进身体发育的催化剂。老人说“孩子是一边睡觉一边长个”,就是这个道理。在晚上10点至凌晨1点就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
婴儿睡眠不好或睡眠时间太短,生长激素就会分泌不足,这就会让孩子矮于同龄人。而且睡眠不足的婴儿反应能力、学习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引发语言及抽象思维功能缺陷。睡眠不足使脑疲劳长时间得不到恢复,将会导致反应迟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理解力下降。婴儿就会有过度压力反应,表现的易怒、暴躁以及难以平静。另外,睡眠不足还会使孩子的胃饥饿素分泌增加,抑制瘦素的分泌,导致孩子变得肥胖。
睡眠是每个人正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孩子成长的最佳时间,良好的睡眠能调整体况,消除疲劳,有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但是在不同一年龄阶段,对睡眠的时间要求是不一样的。父母如果能够理解孩子的睡眠需求,并且能够认识到孩子的睡眠模式,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第一时间寻求帮助。
不同年龄阶段,睡眠需求不同
从出生开始,每个孩子都有各自不同的睡眠需求和模式。睡眠模式会随着时间而改变,且改变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尽管存在个体差异,但相同年龄的孩子有着相近的睡眠需求和模式。年,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发布的一份报告,列出了不同年龄阶段的睡眠时间(图2-1)。
No.1新生儿
在人生最初几个月,睡眠模式有非常显著的变化。在一天24小时里,新生儿会经历很多的睡眠周期。大多数会持续0.5~3小时。新生儿由于无法分辨白天还是黑夜,所以他们在晚上也会多次醒来。大概6周左右,新生儿夜晚的睡眠周期会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多的规律睡眠模式开始出现。新生儿平均会睡14.5小时左右,正常的范围是10~18小时。新生儿50%左右的睡眠时间是快速眼动睡眠。在这个时期,他们会经历抽搐、咕哝,男孩子也有可能出现勃起,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
2~12个月大的婴儿夜晚睡眠周期会变得越来越长。这期间,4~6个月大的婴儿可能会在晚上醒来,但是他们会自己继续睡,不需要父母的干预。另外,两个月左右的婴儿会在24小时的时间里小睡2~4次。1岁以上的大多数孩子每天只小睡两次。
新生儿可能会让家中的每个人都失眠,尤其是父母。特别是夜间喂食的父母可能会睡眠不足。这是正常现象。父母可以通过帮助新生儿尽早培养正常的睡眠习惯来缩短这段时期,帮助于新生儿晚间长时间安睡。
①为新生儿制订每天相同的睡眠时间表;
②形成与睡眠时间相一致的睡前常规;
③在新生儿昏昏欲睡但还未睡着时将其放到睡床上。
一旦新生儿在睡前学会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入睡,他们在晚上醒来时也可以自己睡着。
如果1岁以下的孩子的睡眠时间低于10小时或超过18小时,清醒时异常困倦或反应迟钝,或者在睡眠时发出很响的鼾声,或者出现呼吸困难或阻塞,有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在如此小的年纪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比如扁桃体肿大,或呼吸道不畅等。如果父母觉得孩子有异常,应该尽快带他们去看医生。如果孩子面色惨白或者发青,这是血氧饱和度低的一种表现,医院就医。
No.2婴儿
1岁左右,孩子依然会小睡,但是大部分睡眠都在晚上。小睡通常也比较规律。他们一天通常睡眠11~14小时。3岁左右,他们小睡的时间减少。而这个时期也是孩子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要阶段。
一岁大的婴儿可能会出现一些严重的睡眠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胃绞痛。大约两周大的婴儿,10%左右会有哭闹现象,每天都可能发生,原因不明。哭闹可能会持续数小时,并且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这种行为通常是胃绞痛的信号。
儿科医生经常用3条法则来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有肠胃感染:
①婴儿持续哭泣时间3小时以上;
②每周出现3天以上;
③这种情况持续3周以上。
建立一个健康的睡眠模式至关重要。父母应确保婴儿每天早晨大致在同一时间醒来,并且每晚大约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一些患有胃绞痛的婴儿甚至在疼痛消失后也难以入睡,这可能与父母没有帮他们形成正常的睡眠模式有关。这种情况下,父母即便难以忍受婴儿的哭闹,也千万不要剧烈摇晃他们,这样会对他们造成伤害。
No.3幼儿
5岁左右,孩子基本上就不需要小睡了。4~13岁的孩子,每天通常比成年人需要多睡2~3小时。尽管对一个成年人来说7~8小时的睡眠已经足够了,但对孩子来说是不够的。所有的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理解,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需要比正常成年人更长的睡眠时间。
大多数年幼的孩子的睡眠都很规律,通常都会整夜安睡,因为他们的父母已经帮他们建立了正常的睡眠模式。但有些孩子会出现睡眠问题,最常见的一种情况是,父母不在身边时,孩子自己睡不着。
已经学会将睡眠与拥抱或摇晃联系起来的孩子,可能会很难独自入睡。有些孩子会爬到父母的床上或坚持睡在父母的房间。如果这个问题在孩子小时候不能得到解决,就可能会产生长远的不良影响,比如有的孩子可能到10多岁也不能单独睡觉。
教孩子自己入睡的3个关键步骤是:
①睡前给孩子建立一套夜间流程。可能包括洗澡、摇床、给孩子唱歌,或者以讲故事或睡前读书的方式结束一整天;
②在孩子仍然醒着,但已经表现出瞌睡的迹象时,让他们去自己的婴儿床上或自己房间里睡觉,这可以让孩子们学会自己睡觉;
③孩子上床后,父母要离开房间。这是最困难的部分。如果孩子哭,父母应该等一会儿再进屋,进屋待的时间不要太久,不要抱、喂或摇动孩子。父母在进入孩子房间之前等待的时间应该越来越久。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逐渐得知哭泣只会让父母短暂探望,慢慢地他们会学会自己睡觉。
一贯坚持这样做的父母通常会发现,在1~2周后,孩子会形成在规定时间睡觉的习惯。
孩子有睡眠问题时,他们的看护人通常也会失眠。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都可能产生睡眠问题,只是问题会有所不同。孩子的看护人帮孩子解决睡眠问题后,自己也可以更好地入睡。
《睡个好觉》是作者从40多年的从业经验、多个睡眠障碍案例当中总结出的关于睡眠的所有精华内容。除了对婴幼儿的睡眠有深入讲解外,这本书还介绍睡眠问题的重灾区人群:孕期女性、上班族、老年人等,并分析可能引发睡眠问题的常规原因和身心疾病原因,罗列5大常见的睡眠问题和80余种常见的睡眠疾病,带读者找寻睡眠的真相,一本书适用全家阅读。
送
书
啦
想要《睡个好觉》一书的朋友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
在跳转界面后的文章下留言
分享你的或者你知道的
助眠小秒招
《睡个好觉》
免费送
你还不快行动!?
点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免费赠书活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