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日前刊载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学生如果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影响学习能力。
研究人员发现,参与研究的这些学生平均每晚睡6个半小时。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明显。睡眠每增加1小时,期末平均成绩会略有提高。
研究人员指出,睡眠对学习和记忆很重要。
孩子如果只是偶尔睡眠不足,一般危害较小,如果经常存在有睡眠不足的情况,则会影响学习、降低免疫力、影响身体发育、影响情绪等等。具体如下:
1、影响学习
孩子在晚上经常睡眠不足,有可能会在白天时出现困乏的现象,所以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到上课的效率和学习成绩。
2、降低身体免疫力
孩子在经常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到身体机能的运转,就要出现免疫力下降,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出现感冒咳嗽等相关症状。
3、影响脑功能
如果孩子睡眠不足,其脑组织和细胞得不到充分休息和修复,进而导致记忆力、反应能力下降,严重者会出现大脑内部结构的永久性损坏,会抑制脑功能的发展,进而阻碍其智力发展。
4、影响身高、体重增长
孩子处于生长激素分泌较旺盛的时期,夜间10点左右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如果夜间睡眠较少、不充足,会导致其生长激素释放减少,会影响消化液的分泌,进而导致小学生出现食欲不振、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其身高、体重都会受到影响。
5、影响心肺功能
如果孩子经常睡眠不足也会影响其呼吸功能和心血管功能,因为在睡眠时,部分肺脏和心血管处于休息状态,以便为第二天蓄积力量,如果晚上睡眠不好,则会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6、影响情绪
如果孩子长期睡眠不足,也会影响到白天的情绪,由于困倦、乏力等因素,会导致情绪低落,甚至会出现烦躁、易怒等情况,导致情绪不稳定,影响到人际关系的交往。甚至有部分少年还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表现,从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
年,为保证中小学生享有充足睡眠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
家长们也应该重视孩子的睡眠问题,不要为了让孩子多做题多学习而让孩子晚睡,那样得不偿失。只有保障孩子充足的睡眠,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