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育儿 林林自从升上了小学五年级,睡眠就成了一种奢侈,每天不停地上课,上补习班,晚上还紧张得失眠,直接影响了白天的学习。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来,身体越来越差,成绩也直线下滑。
如果说小学高年级之前拼的是智力,考验孩子的学习能力,那么小学高年级到高考之间,比拼的就是体力,谁能保持更加充沛的体力学习,谁就能笑到最后。
家长们聚在一起聊一聊,或多或少都会有对孩子睡眠的困扰。
1作业太多,睡得太少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名家长(孩子年龄在6到17周岁)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2.4%的受访家长担忧孩子睡眠不足,学校作业多和课外补习班多被认为是导致孩子睡眠不足的两大原因。
年8月20日,中国儿童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发布了《儿童蓝皮书:中国儿童发展报告()》。
其中有两个表格,非常具有代表性:
做作业,占据了孩子们大部分的课外时间,其中小学阶段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做作业的时间在各个年级都占领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校外生活时间。加上在学校学习的校内时间,可以说每个孩子不是在做作业就是在做作业的路上。
然而实地调查我们身边的家长,统计的数据只是冰山一角,辅导班周一到周五上到晚上九点,回到家做作业到十一点是常态。周末人均三门辅导班,只有半天时间是真正在休息。
2周末睡懒觉周一到周五密集补课的后果就是,孩子不够睡,积攒了睡眠债,在周末拼命睡觉补回来。
假如身体是银行,睡眠就是金钱。
我们必须每天向身体缴付“定额存款”,虽然偶尔能向身体透支,但需要支付的利息代价却很大。
久而久之,欠下的睡眠债会直接导致身体“破产”。
3不午休小学阶段的孩子贪玩,中午总想着趁着休息时间几个同学凑一起玩个不停。
中学阶段的孩子学业压力大,别人在放弃休息时间看书学习,自己也不甘落后。
青春期孩子高碳水饮食直接导致了中午吃饱不睡觉,下午精神涣散不集中的情况。
4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做完作业已是十点多,终于能到了一天最后放松的时间,很多孩子就把注意力放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上。
数码设备会带来蓝光,而蓝光会激活眼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的光敏受体,通过传导,抑制褪黑素的产生,从而干扰生物钟,使睡眠节奏紊乱,睡眠质量严重下降。
褪黑素在睡觉之前达到分泌高峰,进入睡眠后缓慢下降。
和1.5,充沛精力好帮手睡眠存在一个生物节律,即大约在90~分钟的时间内经历一个有5个不同阶段的周期,国际睡眠医学将睡眠阶段分为五期: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快速眼动期。
1.入睡期
阶段1是睡眠的开始,昏昏欲睡的感觉就属于这一阶段。此时脑波开始变化,频率渐缓,振幅渐小。
2.浅睡期
阶段2开始正式睡眠,属于浅睡阶段。此时脑波渐呈不规律进行,频率与振幅忽大忽小,其中偶尔会出现被称为“睡眠锭”的高频、大波幅脑波,以及被称为“K结”的低频、很大波幅脑波。
3.熟睡期和深睡期
阶段3和阶段4是沉睡阶段,被试不易被叫醒。此时脑波变化很大,频率只有每秒1~2周,但振幅增加较大,呈现变化缓慢的曲线。这四个阶段的睡眠共要经过约60~90分钟,而且均不出现眼球快速跳动现象,故统称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apideyemovementsleep,简称non-REMs)。
4.快速眼动期
在阶段5,脑波迅速改变,出现与清醒状态时的脑波相似的高频率、低波幅脑波,但其中会有特点鲜明的锯齿状波。睡眠者通常会有翻身的动作,并很容易惊醒,似乎又进入阶段1的睡眠,但实际是进入了一个被称为快速眼动睡眠(rapideyemovementsleep,简称REMs)的睡眠阶段。
因为,此时除了脑波的改变之外,被试的眼球会呈现快速跳动现象。如果此时将其唤醒,大部分人报告说正在做梦。因此,REM就成为睡眠第五个阶段的重要特征,也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根据。
了解了睡眠周期,我们就可以抓住这两个时间点,15分钟和1.5小时。
15分钟我们鼓励孩子在中午,傍晚,或者其他任何他感到疲惫的时候,闭上眼睛休息15分钟。
从清醒到沉睡阶段,有15分钟的浅睡眠,在这15分钟间,身体和大脑会出于一种放松但是又没有完全“关机”的状态。
小睡15分钟,能让精力迅速恢复,又能避免进入沉睡状态后被唤醒,出现大脑昏沉,身体无力的现象。
1.5小时一个完整的睡眠状态循环,大概需要60~90分钟,也就是大概1.5小时。
我们已经知道,在快速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被唤醒,相对比较舒适,感觉也比较好,有一种“充满了电”的感觉。
所以我们给孩子安排的睡眠时间,尽量取1.5小时的倍数。在孩子“做梦”的时候唤醒他。例如6小时,7.5小时,9小时,10.5小时。
如果孩子前一天没有休息好,那么在放学后等待培训班上课的这一段时间,可以让孩子小睡1.5小时,睡够一个睡眠循环,保证晚上学习的精力。
6好睡眠,不欠债睡眠时间要保持稳定,尽量避免“周一到周五没觉睡,周六周日睡到昏”。
7天稳定的7.5小时睡眠,比“5天5小时,2天12小时”睡眠,益处大的多。
尊重人体自然节律的规律,稳定作息时间,做到不过劳不懒惰,才是保持学习状态的制胜法宝。
7睡觉前,让身体冷下来人的体温并非恒定不变的,而是呈现由下丘脑控制的周期性变化。在睡觉前,体温会下降以帮助人入睡;在睡眠的非快速眼动期,体温会继续下降。但在快速眼动期,下丘脑会减弱对体温调节的控制,此时环境温度对体温的影响增加。假如环境温度不合适,就需要身体为调节机体温度而付出过多努力,进而损害睡眠和休息的质量。
睡前让体温下降,可以对身体发出信号“我要睡了”,作为一种睡前仪式,也可以暗示大脑“现在是睡眠时间”。
以下是能让体温缓慢下降的方法:
洗个热水澡,喝一杯热饮,让体温上升,之后缓慢下降。
夏季利用空调的睡眠模式,在临睡前把室内温度适度调低,在睡眠时间里系统会再缓慢调高室温,直到26摄氏度。既能促进睡眠,又能防止着凉。
8远离屏幕电子产品的光线,在晚上会给大脑一种误导“还有光线,现在还是白天”,影响褪黑素分泌,越看屏幕越兴奋难眠。
睡前培养一个放松的,不接触电子屏幕的爱好。如,看纸质书,听音乐等。
一个优质的睡眠,能修复孩子的身心,用更好的状态迎接明天的挑战。
有一句话说的好“人生要受的辛苦,都是恒量的,小时候吃苦还有父母陪伴鼓励,长大了吃苦只有孤苦无依独自承受。”父母子女一场,都是人生路上的战友,一路披荆斩棘,有泪水,有心疼,也有成就的喜悦。
保护好孩子的睡眠,睡得好,身体好,在努力学习的路上才能更加有信心和动力坚持。作者:serena
编辑:沐辰
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为深度育儿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形式的改编、抄袭、洗稿,媒体平台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要想养孩子越来越省心,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后台回复关键字:,就可以获得我们为大家准备的科学引导孩子好习惯养成的小故事音频,经常放给孩子听,能潜移默化的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想让孩子学好英语,请重视英语语感的建立,因为这是直接影响到孩子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关键,而3-7岁的孩子正是培养英语语感的最佳时期。所以在这个年龄段,一定要给孩子做好英语语感启蒙!后台回复关键字给大家分享一份特别适合3-7岁孩子的英语语感启蒙视频资料。
孩子爱磨蹭拖拉、情绪脾气无法控制、专注力差?给大家分享一套古典潜脑音乐,能让孩子心灵逐渐宁静下来,不再心浮气躁,做事、学习……都会专注,专注力提高了,孩子的心智也会得到合理成长。后台回复关键字免费获取!
很多宝妈在后台咨询关于小儿推拿的问题,所以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套零基础小儿推拿视频教程!包含30种小儿常见疾病的推拿疗法。后台回复关键字即可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