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睡眠 > 新生儿睡眠 > 正文 > 正文

正常睡眠规律知多少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0/13 12:44:22
<

原创朱鑫璞朱鑫璞中风预防科普

人们常说“春眠不觉晓”,可是超过50%的中老年人在春天却因为睡眠障碍而苦恼,大多数人对于人类睡眠正常规律完全“不知晓”。

睡眠,是一种在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类中普遍存在的自然休息状态,是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一种主动调节过程,目的是为了恢复体力、精力而进行适当的休息。

睡眠的时候,大脑并没有停止工作!人脑如同一台持续运转的计算机,打开的程序太多,运行就会出现问题,适当地关闭一些程序,做一些休整是提高运行效率的前提。通过睡眠过程,身体可以更有效地储存所需要的能量,并对精力和体力给予补充。

完全可以说,睡眠是人类最好的休息方法,既能保持身体健康和补充体力,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是健康生存的前提,重要性仅次于呼吸和心跳!当然,从睡眠中醒来则是另外一种保护机制,也是健康和生存的必须。

人的正常睡眠状态分为两种:非快动眼睡眠(norapideyemovementsleep,NREMS)与快动眼睡眠(rapideyemovementsleep,REMS)。

一、非快动眼睡眠(NREMS)

非快动眼睡眠(NREMS)时期,脑电波呈现睡眠表现,肌肉活动较清醒时减弱,不伴剧烈的眼球运动。根据美国睡眠医学学会(AmericanAcademyofSleepMedicine,AASM)的诊断标准,此期又可分为Ⅰ、Ⅱ、Ⅲ三个阶段。

其中,第三阶段又被称为慢波睡眠。此时,人体呼吸变深、变慢而均匀,心率变慢,血压下降。全身肌肉松弛但仍保持一定的紧张度,眼睛闭拢,如轻轻扳开眼皮可以发现眼球呈静止状态。由于睡眠深度很深,不容易被唤醒,所以又称之为“深睡眠”、“熟睡阶段”。

重要意义:这个阶段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升高,对促进身体生长发育、促进体力恢复是有利。

二、快动眼睡眠(REMS)

快动眼睡眠(REMS)时期,脑电活动状况与清醒时相似,双眼球产生50~60次/分的快速摆动。

此时,人体的各种感觉进一步减退,肌肉也更松弛、肌腱反射消失,呈现肌肉完全松弛状态。但是,此时血压较慢波睡眠时期升高,呼吸也变得快而不规则,体温和心率也较前阶段升高和加快,有些肌肉如面肌、口角肌及四肢的一些肌肉群可出现轻微的抽动,胃肠活动增加,大脑的血流量也明显增加。

重要意义:在这个阶段,体内的各种代谢功能都明显增加以保证各种组织蛋白等重要物质的合成和对已经被消耗物质的补充;对于大脑来说,这个阶段有利于建立新的突触联系促进学习记忆活动甚至是创新思维的形成,促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正常功能维持和损伤修复。

三、正常睡眠的周期变化

正常睡眠的成年人,上床后一般经历以下睡眠周期变化:

1.上床以后,首先经历的是身体松弛、但头脑还清醒的“入睡前阶段”。

2.进入首次NREM睡眠Ⅰ期,该时期维持时间约0.5~7分钟;

3.进入首次NREM睡眠Ⅱ期,该时期维持时间约25~40分钟;

4.进入首次NREM睡眠Ⅲ期,该时期维持时间约40~50分钟;

5.进入首次REM睡眠。

一般地,首次REM睡眠在入睡后70~90分钟时出现,通常仅持续5分钟左右。且第一个REM睡眠期的眼球快速运动和做梦的强烈程度是一夜间REM阶段最弱的一次。

6.首次REM睡眠期后,直接进入下一个周期的NREM睡眠Ⅱ期,此时,第二个睡眠周期开始。

7.正常入睡后3小时左右,进入第二个REM睡眠阶段,持续约10分钟。

8.NREM睡眠Ⅱ期~REM睡眠~NREM睡眠Ⅱ期~REM睡眠(反复循环多次)……NREM睡眠Ⅰ期~苏醒。

一般地,正常成人平均90分钟交替一次,正常儿童约60分钟交替一次。如果按照每夜8小时睡眠计算,一个晚上成人大约有4~5个睡眠周期,每次REM睡眠平均持续15分钟,最长可长达1小时。

原标题:《正常“睡眠规律”知多少?》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puls.com/xsesm/117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睡眠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