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建议小儿夏季也要适当户外活动。推荐活动时间为早晨及傍晚,阳光比较柔和的时候。此时可与小儿进行散步、骑单车、慢跑、打篮球等活动,以”微汗出“为度,既能增进亲子感情,又能预防夏季“空调病”。正如明代中医儿科大师万全所言“无风频见日,寒暑顺天时”。
02规律作息夏季日出时间早,日落的时间晚,白昼长,夜晚短,因此作息时间也要顺势调整。《黄帝内经》提到夏季的中医作息规律应为“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故建议小儿早睡早起,以便早点起来沐浴阳光,护养阳气。足够的睡眠时间对小儿大脑发育及身高发育均有好处。
建议婴儿13~15小时;1~2岁每天睡13~14小时;2~4岁每天睡12小时;4~7岁每天睡11小时;7~15岁每天睡9~10小时。
03饮食有度夏季炎热,为了解暑,我们常有饮用冷饮的习惯。但小儿先天“脾常不足”,此时家长应督促小儿不可贪食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建议尽量不吃冰激淋、冻饮等寒凉食物和水煮鱼、炸鸡腿等温燥、辛辣的食物,少吃西瓜、香瓜、梨子、柿子、香蕉、桑椹、奇异果、黄瓜、苦瓜、空心菜、西洋菜、荸荠、蚌类以及糖果、巧克力等难以消化的甜食。
04中医食疗夏季饮食宜清淡渗利为主。以下推荐2款适合小儿夏季服用的食疗方。
①莲芡山药粥
材料:莲子15g,芡实15g,山药15g,大米30g。
做法:上料洗净,浸泡半小时。加水熬粥,粥成后可加食盐或冰糖调味。
功效:健脾和中。
②五谷粥
材料:黑糯米、小米、糙米、小麦、藜麦各适量。
做法:上料洗净,浸泡半小时。加水熬粥,粥成后可加食盐或冰糖调味。
功效:补脾益胃,去胃肠积滞。
05常用中医保健手法①小儿推拿:
补脾经-次。
捏脊:3-9行
按揉足三里1-3分钟
以上手法可每天做一次。
②艾灸:
神阙穴,即腹部肚脐正中。
准确选取穴位,治疗时注意询问患儿是否感觉过热,以防烫伤。建议艾灸约5-10分钟至局部皮肤潮红温热即可。如患儿吸入烟味不适,应立即停止艾灸,将患儿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开窗、开门通风,或直接选用无烟艾条。
往期推荐01香囊新“成员”——辟秽防疫香囊登场啦!
02“未病先防”一一疫情下的儿童健康管理策略
03怕新冠?防疫食疗方走起!
请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