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睡眠 > 新生儿护理 > 正文 > 正文

面对突发急稿,新闻联播播音员凭什么做到零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8 15:38:22
白癜风国际交流中心 http://m.39.net/pf/a_4302785.html

这是游渊说的第期分享

转载请联系授权(_shuai)

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都不再是平常的一年,无论你身处何地,从事什么职业,都会受到疫情的影响。

白衣天使舍生忘死逆向而行奋战在最前线;公安干警维持秩序、保障社会治安和稳定;记者深入一线,把最真实的新闻故事呈现在大家面前,即使是普通人戴好口罩,宅在家里,都可以为战胜疫情作出贡献。

而播音员要做的,就是坚守在话筒与镜头前,把党和国家的声音准确地传播到千家万户。

在电视台干过新闻直播的播音员都知道,值播音班最怕突发急稿,尤其是时政类,分量极重的急稿,如果这急稿还特别长更会令人崩溃,因为你没有时间备稿,播音员与稿件完全是一场遭遇战。

不过一般省、市级电视台这类情况出现得比较少,虽然央视也不多,但在央视新闻联播当中,时不时还是会出现这种紧急情况,一旦遇上,对播音员就是极为严苛的考验。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在年2月份,这样的急稿、大稿、长稿就出现了两次,分别与其迎头而遇的是李梓萌和海霞。

年2月12日《新闻联播》的头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究加强防控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播音员是李梓萌,整个口播时间是8分钟。

仅仅两天之后,2月14日《新闻联播》的头条,“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这条稿件的播音员是海霞,口播时间是11分钟。

从这两个标题中大家就能感受到头条新闻的分量,但凡有时间新闻联播都会把新闻的标题变成导语让播音员播报出来,而正文的内容以配音贴画面的方式播出,这是最安全、稳妥的方式,但时间不允许,这么重要的新闻必须在当天播出,而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播音员用口播的方式播出,这对播音员是极大的考验,不仅是业务能力,更是心理抗压能力的严苛考验,相信新闻联播演播室外的央视各级领导比播音员还紧张,这么重要的新闻不能有失啊。

在没有时间备稿的情况下,面对压力,李梓萌、海霞的播报语意清晰,准确,以零失误的表现,成功完成了新闻联播重大新闻的播出,李梓萌、海霞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想应该有这么几个方面:

1

扎实的基本功

但凡说起基本功,有人会认为这是对初学着的要求,老调重弹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论调,但事实是越是经历过战斗,打过硬仗,饱经沧桑的播音员才越会在意基本功,越能体会基本功的价值,才会不厌其烦的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

假如李梓萌与海霞在面对这么急,这么重,又没有备稿时间的播出任务,她们的基本功不过关,会播成什么样?能否成功播出?

答案可想而知。

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不仅让播音员能够准确无误地表达清楚新闻内容,成为表达的支柱,关键时候它还能给你底气,让播音员内心的紧张适度放松下来。

基本功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规范熟练的吐字,二是科学弹性的发声。

吐字

关于吐字归音的具体知识,在播音主持的教材当中都有详细的论述,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规范熟练的吐字必须形成准确的肌肉记忆,这种吐字的肌肉记忆的熟练度,要达到超越思维的反应速度,才能留有余地,也真是因为这部分余地,才能使播音员在面对考验时,较为从容。

科学弹性的发声

其基础是良好的呼吸能力,只有呼吸够通畅,才能给予发声足够的支撑,才能支持长久的高强度表达,才能赋予声音弹性,正因为有了科学弹性的发声作为保障,播音员在紧急状态下的播音才能始终如一保持水准。

2

良好的专业习惯

养成良好的专业习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能做到的专业播音员可以说是少数,但对于央视新闻联播的播音员,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传统。

在我看来,良好的专业习惯主要是两点:一是狭义备稿,二就是广义备稿。

狭义备稿

对于所有从事播音工作的人来说,狭义备稿是专业学习的必修课,理解稿件是播音的基础和前提,但现实播音工作中,有多少人能真正能做到,每条稿件都是在了如指掌的情况下播出,惰性、想当然、熟练的麻木似乎成为了常态。

但对自己要求严苛,有追求的播音员在面对每一条稿子的时候,都会把注意力放在意思的表达上,做到心中有数的播出,由于长年累月养成了良好的播音习惯,使得播音员在面对没有时间备稿的急稿时,她们也能做到专注于意思的表达,把备稿与播出融为了一体,同步进行,保证自己播出的每一句话都是有理解支撑的,从而让播音员的精神和思维有着力点。

广义备稿

其价值在于播音员面对急稿时,由于自己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信息储备,当文稿的形式、结构、领域、内容、词汇跃然眼前,它们与播音员之间并不是一场未曾谋面的遭遇战,从而使播音员无论是内心,还是思维,语言,都能熟练而从容的应对,不会因为需要分散过多的精力在认读上,而干扰流畅的播出。

3

丰富的实战经验

央视新闻联播的播音员都是行业中的佼佼者,要想成为新闻联播的播音员都必须经过极为严苛的筛选。

康辉与海霞都是年进入央视开始新闻播音,年康辉工作13年后、年海霞工作14年后才担任新闻联播的播音员;欧阳夏丹年进入上海台工作,年工作12年后担任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李梓萌年进入央视播新闻,6年后担任新闻联播播音员,可以说是最快的了。

从中不难看出,在成为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之前,她们已经身经百战,拥有了极为丰富的一线作战经验,而丰富的实战经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保持专注度

有过播音实战经验的播音员应该有这样的体会,长时间、高强的播音工作中,集中注意力,保持专注度,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面对几千字的新闻,10来分钟的口播,心中很容生出杂念,只要专注度不能始终如一保持,就很容易出现差错,这在年轻的主持人身上比较常见,但丰富的实战经历,才可以磨练播音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并长时间保持专注度,可以说专注度的保持,是优秀播音员必备的能力。

懂得如何表现自己

每一个人都希望世人面前呈现出最好的自己,这是人性,但如何表现自己,会因为不同人的认知水平,有完全不同的表现。低层次的表现着重于形象、服饰、表情、眼神、声音等外在的展示上,可以说是为了表现而表现,而高水平的表现是不表现自己,播音员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内容的呈现上,只考虑如何让观众清晰准确的听到新闻的核心内容,如何让节目成功播出,因为节目的成功,新闻的准确播出,就会自然而然体现出主持人的价值和能力,这才是最好的表现,而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持人正是这么做的。

熟练的掌握停顿

在李梓萌与海霞年2月12日与14日的新闻联播头条的播出中,他们俩都不仅没有时间备稿,连把文稿制作成提字器版手稿的时间都没有,全程低头播音。在这样高压和高强度的播报过程中,能否有喘息的时间来调整呼吸和心态呢?

答案是肯定的。

李梓萌与海霞的播音都会在一段意思完整的表达结束后,有较长的停顿,这样的停顿正好帮助播音员调整呼吸和心态,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停顿成为了极长新闻稿件中的加油站,而这样的能力只有在极为成熟和老练的播音员身上才会存在,年轻的播音员可能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

4

强大的心理素质

从李梓萌与海霞2月12日、2月14日新闻联播头条的播报状态来看,她们最多匆匆看了前面几段和稿子总共几页纸就开始播的,根本没来得及仔细备稿,为什么呢?

因为在李梓萌和海霞的播音过程中,可以听到她一边播一边认读稿件内容的细微停顿,这样的认读停顿和节奏只有没看过稿件播出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她们紧张吗?

我相信一定是紧张的,而且我们通过屏幕也能感觉到,因为她们的气息提起来了,是稍微有些促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估计没有谁可以做到完全不紧张,既然无法回避紧张,面对紧张我们该怎么办呢?

笔者认为,一是要锻炼自己抗压能力,二就是学会与紧张做朋友。

锻炼抗压能力

白岩松曾经提到他自己的成长经历,他认为他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主要来自于工作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报道的磨砺,而他经历的压力最大的一次是年的香港回归,当时他作为央视72小时直播的出镜记者,在落马洲大桥的报道驻港部队越过管理线进入香港的历史时刻,百年的等待凝聚在了这一小步的跨越,而他能不能顶住压力成功报道不仅事关白岩松的报道成功与否,更关系到他绝不能让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时刻留下任何瑕疵,最终他的现场报道非常成功,而且他现场的报道也作为历史的画面记录在了纪念香港回归的纪录片当中。

白岩松说闯过这道心理关卡之后,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央视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也同样如此,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已经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这样的心理关卡,锻炼了极强的抗压能力。

学会与紧张做朋友

无论是谁,就算是著名的演员、歌唱家、播音员主持人,在遇到重大事件,遇到重大时刻的时候都会紧张,紧张真的就那么不好吗?

在我看来适度的紧张不但没有坏处,还会有好处,它会让你更兴奋,更容易调动注意力,并且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同时适度的紧张还能让思维敏捷,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使思维处于积极的创作状态,帮助我们呈现最好的自己;适度的紧张还能激发我们的灵感,在最真实、鲜活的状态中,捕捉到灵光一现的瞬间,让很多播音员主持人创作的作品达到从未企及的高度。

因此我们需要与紧张做朋友,驾驭紧张,让它成为我们好帮手。

央视新闻联播除了今年李梓萌、海霞遇到了没有备稿就播出的急稿、大稿、长稿,年李修平也遇到了一次,头条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摘要”,那次口播时间16分钟,整个稿子有20来页,李修平只看了前面几页就播出了,同样是一场急稿、大稿的遭遇战,李修平同样从容不迫,零失误完成了重大新闻的播出。

虽然在央视新闻联播的播出当中,这样的紧急突发情况也不常见,但每当任务来临的时候,新闻联播的播音员都能凭借他们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专业习惯、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强大的心理素质一次又一次零失误成功完成。

相关阅读:

《“吐字归音”,语言表达的重中之重

好声音训练》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你练声练对了吗?》

《什么是有声语言表达中的“标点符号”?》

《靠感受推动的表达竟如此令人畅快

播音主持艺考》

《全民直播时代,你该如何面对镜头?》

《如何才能让表达直击人心产生共鸣?》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联系授权(_shuai)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puls.com/xsehl/5054.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睡眠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