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自然,起居有常
健康的睡眠,不仅有赖于正常的作息规律,而且还要顺应四季变化,适应四季生、长、收、藏的规律。中医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就如一年有24节气,一日游12时辰。一般来说,春、夏季节适宜晚睡早起,每天需要睡5个小时至7个小时。秋季适宜早睡早起,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在7个小时至8个小时。而冬季则适宜早睡晚起,每天需睡8个小时到9个小时。如果能充分利用好12时辰对人体五脏六腑兴衰的规律,逐渐探索适合于自身和家人的保健方法,将对宝宝的健康发育有非常好的帮助。宝宝的睡眠时间和质量会直接影响到长大后的气血水平和健康状况,最佳的睡眠时间是晚上的9点到次日清晨5~6点,最晚的睡眠时间不应该超过晚上11点。你看现在中国70后、80后的中青年中,农村的孩子气血水平、身体素质和抗压能力远远好过城市孩子,这和小时候的睡眠习惯很有关系。如果宝宝在3岁之前能一直遵循科学的生活规律,这将成为他的基本生活规律,休养生息的同时也在积累自己的健康能量。当宝宝上幼儿园开始就开始接触集体生活,就是他们眼中社会了,这时候他们要适应幼儿园规律的作息时间,如果在此之前,家长没有让宝宝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就会不喜欢上幼儿园,甚至会因为不适应而感到抗拒。所以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不仅是让宝宝学习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人格、气质的形成。为了孩子以后更好地融人集体生活,家长应帮助宝宝形成一个科学、规范、有序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规律。如果在规律生活的基础上再配合短期的食疗,效果就会非常明显,长期坚持,孩子将形成一个健康的基础体质。想要培养宝宝健康的作息习惯,可以从生活上的一些小细节开始:一、生活要有仪式感
想让宝宝有分辨昼夜的能力,可以在清晨的时候,定时把窗帘拉开,让阳光照进来,利用光线的刺激让宝宝知道白天和黑夜的区别。并在给宝宝擦脸的时候告诉宝宝:“现在已经天亮啦。”还要养成早上让宝宝尿尿和拉臭臭的习惯。晚上的入睡前换上睡衣,告诉宝宝要睡觉了,睡觉就要舒舒服服地。等孩子稍大些,可以让他自己去洗脸刷牙,养成用室温凉水洗脸,对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有帮助哦。然后可以让他自己去挑好今天要穿的衣服。等孩子知道天气变化的时候,要让他学会自己准备出门的用品,例如在下雨天准备好雨伞、雨衣、雨鞋等。二、要学会在不同时间吃对的食物
有些家长喜欢吃宵夜,也让孩子一起吃,其实这样不利于孩子睡眠和脏腑功能的规律工作的。中医强调“胃不和则寝不安”,摄入过量和摄入时间不对,和容易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导致血液大部分跑到肠胃帮助消化,而大脑处于缺氧的状态,进而影响睡眠中的发育,要知道到深睡期间是宝宝一天当中分泌生长激素旺盛的时候,如果错过,也就很难补回来,甚至让宝宝发育不良。所以说睡前不要吃东西,如果饿,可以喝一杯温热的牛奶,或者吃一些容易消化的米粥、稀饭、麦片等食物。早上起来要喝一杯水补充水分。如果早上起床嘴巴有异味的宝宝,可以大麦茶漱口,容易起床后干咳的宝宝,可以在喝完水后,口里含一小块冰糖。如果晨起有痰的宝宝,要注意晚餐时候不要摄入肥厚甘腻的食物,平时可以用陈皮冲水饮用。规律作息不是让你漠视孩子的需求,只盯着时间,而是让你梳理出孩子的规律,更准确及时的判断孩子的需求,并恰到好处的精准满足他的需求!三、把握好弹性,以孩子当下的状态为准
作息计划表是建立在你仔细观察孩子自身状态需求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一份计划表!而计划表意味着:它只是提醒你努力靠拢的大方向,是理想状态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才能达到的目标!实际执行的情况每天动态变化,与计划表有偏差很正常。抓大放小,只要总体趋势是往好的方向靠拢即可。但是也不要走向无规则养育的极端,过于的随意。你的计划表既然是根据孩子真实需求建立的,那么即使灵活机动有偏差,也是在一定范围内,每个时间点前后偏差半小时,加起来有1个小时弹性,这个弹性范围足以应对一些特殊情况为你推荐右边点亮在看给我一朵小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