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ffxbdf/换季,是妈妈们避不开的一个考验。每年秋冬换季,或者冬春换季的时候,很多孩子就容易出现鼻涕鼻塞,咳嗽,或者一些过敏的症状。像我家锅铲,就有长期咳嗽史,最长的时候是咳了一个多月也没好,后期还喘上了。最开始我把一切都归咎于体质问题,后来才发现,这仅仅是孩子“不知冷暖”、穿衣不当造成的。幸好我及时做出调整,孩子很快好了,直到今年倒春寒,都没有再犯。今天,我想把这些经历和心得分享出来,供很多容易鼻炎、感冒、换季生病、虚寒体质的孩子和妈妈们参考。01原来孩子很多时候是“不知冷暖”的说起来,也怪我从来没有和孩子深入沟通过对“冷暖”的具体感受。小时候由于错误治疗,我家锅铲总是反复生病,后来虽然通过正确的养护,生病少了,但是每年一到换季,就会避免不了的打喷嚏、咳嗽、鼻塞、流鼻涕,周而复始。他鼻子堵得最严重的一次,因为总用力擤鼻涕,影响到了耳朵,诱发了急性中耳炎,中药调理了一个多月才好。因为这些经历,我们家对于他日常的护理是非常重视的。比如,饮食上尽量注意不吃生冷寒凉,日常保持运动,晚上要早睡。在穿衣服这件事上,我们也总比别人穿得多些。由于孩子从来没有说过穿厚、穿多、热这些话,加上生病的频率确实大大减少,这也因此给了我一种错觉:孩子是知道自己的穿衣舒适区的,并且身体感受是温暖的。转折发生在年的秋冬换季,9月的时候降温来得突然,我早早给自己加了厚衣服,也问过孩子需不需要加衣,他总回答:不冷不冷。可才过了一个月,不出意外,他的鼻炎又犯了。晚上他是一个人睡,白天我又要上班,等发现他生病的时候,孩子已经咳嗽有痰,喘得一发不可收拾,而且据他自己说,晚上睡得也不怎么好。吃了一周的药没有好转,我就找了古典针灸的朋友帮他调理。调理过程中,朋友发现孩子的袜子是湿的,手脚也不暖和。她告诉我:家里的睡眠环境要检查一下,身体问题不大,但是感觉寒湿比较重。这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大意了。袜子平时每天都换,鞋子两天一次轮换着穿,但是成都这个湿湿的天气,加上男孩子运动量大,鞋袜潮湿是常有的事儿,可孩子竟然从来没有说过,一直穿着湿湿的鞋子活动。那他独自睡觉的小房间,会不会也存在什么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问题呢?于是当晚睡觉,我让孩子挨着他爸,我去他的小床睡。一睡才发现,好冷啊,盖的还是秋天的薄被子,冻得我根本睡不着,半夜起来换上厚被子,才终于舒服地睡去。又检查了他第二天衣服的厚度,虽然不算很薄,但是手摸上去还是偏凉。看来,即使自以为已经足够用心了,但关于孩子冷暖感知的认知,还是有很多没沟通到位的地方。于是早餐后,我跟锅铲分享了睡他床的感受,并且告诉他,穿衣服,穿鞋子,都要以暖和为准。暖和绝对不是“不冷”就行了,而是要温暖干燥,但是又没有到要出汗的程度。我们平时穿衣服盖被子都要以这个为原则。接下来,家里的调整基本是这几个方面:1.买了干鞋器,每天烘干鞋子,及时更换袜子,尽量不要穿潮湿的鞋子袜子。2.给锅铲的小床换了厚被子,他睡起来感觉有暖和气的那种厚度。.跟他沟通,提醒他注意自己穿衣服的感觉:手脚都温热才行,不能因为觉得不冰不凉不冻,就硬抗着。从这之后,无论是睡觉盖被,还是白天穿衣,他都更注意“暖和”这件事了。等到后来真正入冬的时候,孩子甚至开始主动喊我给他买厚的打底衣了,而且要求半高领,因为可以遮住后脖子大椎穴,这样脖子就不冷了,遇到大风天气,他也知道要主动戴帽子。年的整个秋冬,他基本没有打过喷嚏、流过鼻涕,12月新冠疫情高峰期,他是全家最后一个感染,但却是恢复得最快的那个。到了今年的冬转春,气温变化非常大,有时候连我自己都把控不好穿衣的厚度,常常是早上觉得合适,中午又热得想脱掉。我去问锅铲,厚衣服要不要减一点?他说,不觉得热啊,早晚还是冷。好吧,尊重他的感受。往年冬转春的时间,尤其倒春寒的时候,他都逃不开鼻炎咳嗽的,但今年目前都还好好的。所以我想提醒各位妈妈们,对待容易感冒,鼻炎的孩子,治疗用药固然重要,但是教会他自己对冷暖的感知,加强他的生活保暖也很重要。衣服暖和,被子暖和了,我们就不需要再消耗大量的气血到体表去提升体温,从而会有更多气血去做更重要的事。比如,抵抗外面的风寒湿邪气,比如化掉身体内部原有的寒湿痰饮,比如提高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产生更多地气血能量。02如果孩子太小不会表达怎么判断他穿的是不是合适呢除了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感受之外,我们大人也可以经常摸摸孩子的手脚,手是暖的,孩子穿的就是合适的。手脚是身体的四肢末梢,距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当气血相对充足的时候,才能供应到四肢末端手脚的部位。所以手脚暖不暖,就能充分看出身体目前的气血足不足,衣服穿得够不够。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冻。春天捂得好,才能保护阳气升发不受影响,给春生夏长打好基础。关于春天的穿衣,我总结了两个原则:1,先别急着脱掉厚衣服虽然已经春天了,但是多风,且早晚温度还是偏低的。我们可以把冬季的厚衣服再穿穿,当温度上升到,身上穿的衣服,坐着不动都觉得热了,就可以开始减衣服了。但是一定要养成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很可能第二天又降温了。对于不会表达的孩子,家长也不要凭自己的冷热去做判断,而是用暖和的手碰触孩子后背,脖子,手脚,摸上去是温暖干燥的,就刚刚好。如果是有点黏,或者有汗,就说明热了,要考虑把厚的换成薄一点了的。如果是在运动的状态下,出汗,可以加一条汗巾,类似把羽绒换成马甲,等运动完,擦干后背的汗,再把厚外套穿上,不然出汗吹风,就容易感冒;如果后背和手脚偏凉,那就要考虑加衣服。2,选择洋葱穿衣法就是像洋葱一样,衣服一层又一层,每一层都薄厚适当,热的时候脱掉一件,也不用担心受凉。如果只有最外层是厚厚的,里面穿得很少,热的难受又不敢脱,也会让身体不舒服。最里层,穿透气排汗的衣服;中层,穿保暖效果好的衣服;最外层,可穿防水、防风的外套;腿脚,后背,脖子做好防风保暖;常备隔汗巾和马甲。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可以参考这种洋葱穿衣法,并根据气温变化及时调整。这就是我和锅铲的故事,最后再和大家唠叨两句,总结一下,希望能帮助到妈妈和孩子们:1)年龄小,还分辨不出冷暖的孩子,妈妈们可以通过多摸手脚、后背,来判断穿衣是否合适;2)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就要教会他冷和暖的感知,毕竟不管是去幼儿园,还是在学校,大多数时候都要靠孩子自己把握温度了;)多用洋葱穿衣法,这样哪怕孩子一时玩疯了脱掉一件衣服,也不用担心会马上受凉;4)春天昼夜温差大,不要着急脱掉厚衣服,运动出汗了也要记得先擦汗再穿上。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puls.com/xsehl/11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