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生儿睡眠 > 新生儿护理 > 正文 > 正文

刚刚去世的独臂将军竟然是湘乡的外孙,从小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0/6 12:29:53
北京哪里荨麻疹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叶剑英之子叶选宁先生因病于年7月10日凌晨一点十分在广州平静离世,享年79岁。特此哀悼!选宁先生千古!

叶选宁先生与我们湘乡有不解之缘,我为你一一道来。

叶选宁为叶剑英元帅与夫人曾宪植之子,年10月生香港,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在湖南株洲上饶无线电元件厂实习,接着又转到江西上饶。年,在一次往粉碎机里送料时,不幸被机器轧断右臂;事情汇报到周恩来处,周总理亲自下令抢救,当地医疗部门才把断臂帮他接上,但从此右臂功能全无。年起国务院侨务事务办公室、国务院经济委员会办公厅工作。年任沧浪咨询公司董事长。年任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同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年任解放军总政治部联络部部长。年后兼任中国凯利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年退役。第8全国政协委员、第9届全国政协常委。

年夏秋之际,一位阔别故乡十二年的大小姐回到了湖南湘乡县荷叶塘大夫第的曾府(今属双峰县)。她叫曾宪植,是清末重臣、领湘军敉平太平天国的忠襄公曾国荃的玄孙女。这位豪门千金离家投入革命洪流时还是一位少女,此番回家她带着她的儿子——才九个月的叶选宁。

▲年轻时的曾宪植

激流涌荡的20世纪之初,湖南这块民风强悍、盛产理想主义者的土地上,一些受过教育的女子和男青年一样充满着推翻旧世界的激情。她们纷纷不顾家庭的反对,以决然的勇气离家去追逐革命的洪流。向警予、帅孟奇、蔡畅、丁玲、谢冰莹......这些奇女子是不让须眉的三湘巾帼的代表人物,曾宪植亦是这个名单中的一员。

当曾宪植重回大宅门时,中国正饱受着日寇铁蹄的蹂躏,半壁河山沦陷。繁华的湖南省城长沙,为抵抗日军的侵略,在前一年的11月,被一场大火烧成焦土。而地处湘中群山之中的荷叶塘,还算平静。

在家做短暂歇息的曾宪植,将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叶选宁留在了娘家,南下桂林,赶到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参与到神圣的抗战之中。

留在外公家的叶选宁,渐渐地长大,而且他有了一个按照曾氏族谱所起的名字:曾庆馨。曾氏是湘中第一大家族,门第高贵,家风纯正,历代不乏文化、科技界的俊杰。在荷叶塘,叶选宁被仆人们尊称为“宝少爷”,除至亲长辈外,当地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父亲,是共产党军队的创始者之一、那时正担任着八路军参谋长的叶剑英。在外祖父家平静的乡居生活中,叶选宁只见过一次父亲。国共合作期间,叶剑英参与创办国民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任副教育长,讲授游击战战术。南岳衡山授课的年底,叶剑英带着警卫员,乘快马连夜赶到百余公里外的荷叶塘看儿子。

在荷叶塘曾家这个大家族里,叶选宁接受了传统的儒家教育,到了上学年龄,他被进曾氏宗祠办的私塾读经书。曾氏长辈对其书法的训练,早在入私塾开蒙之前就开始了。对旧时大家族而言,写字,是子弟识文明理、成为优秀士大夫的起点和基础。

▲叶选宁书法作品: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

叶选宁在习字展的自述中提到:“我妈妈一家,无论男女老幼,都写得一手好字。”作为一个以武功闻名天下的文化家族,重视子女书法训练,是曾家的家训的重要内容。对那时候的中国士人来说,练就一笔好字不仅仅是为了将来科考、社会交际更加便利,更是对一个人意志的磨练、审美的提升大有裨益。曾国藩早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在北京城做穷京官时,来往最多的同乡是大书法家何绍基。据曾国藩的日记记载,他和何绍基在一起常常交流书法心得。

叶选宁三岁时,他的老外婆(曾宪植祖母)就教他写字。他在自述中说:“老外婆仙逝后,外公教我写习颜体,但我自己喜欢柳体,故小时候总是写不好。长大成人后,开始喜欢颜体,可惜外公早已不在。”

荷叶塘乃至湘乡县城毕竟太偏僻,叶选宁年岁渐长后,被外公家送到长沙,先后在湖南一师附小和明德中学就读。这两所学校是三湘名校。毛泽东曾做过湖南一师附小的主事(校长),而明德中学更是人才辈出,知名校友有任弼时、黄兴、陈天华、沈立人、蒋廷黻、张伯毅、向达、张孝骞、金岳霖、陈翰笙等人。

叶选宁在明德中学没读多久,中国局势巨变,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权。年,叶选宁回到了父亲和母亲所在的北京。他先后入师大附中、中学,后考入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军校——哈军工。后转学到国防科工委所属的另一所名校北京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并顺利毕业。国防工业和部队是那个时代中国最时髦、最令人艳羡的就业领域,进入到这个领域的叶选宁,在革命的狂飙中,并没有忘却在外祖父那个“大地主家庭”中养成的爱好——书法。

但命运和钟情于书法的叶选宁开了个残酷的玩笑。“文革”中他的母亲曾宪植被批斗,后下放到干校。31岁那年叶选宁参加农村劳动时,右手被卷进打谷机绞断,虽然经抢救接上了断臂,但右手的所有功能都失去了,遑论挥毫写字了。

叶选宁在自述中说:“31岁,伤右臂,功能全失。一个伤残人能做些什么?向之所欣,多不可得。中西乐器,无一可操。写字可行,但须变右手为左手。”

等到“文革”结束,叶选宁有更多的机会拜会名师。据他自述中所言:“41岁得启功、何海霞、黄苗子、黄永玉、贾震、亚明、宋文治、唐云、王大山各位大师的鼓励:仅余一臂亦可练字。”

人到中年,从头来过,这是何等的不易。这个时候,也正是一个男人忙于公务、成就事业最重要的时期。此时的叶选宁先生奔忙于南北,但一有余暇,便操左手练字。几十年日积月累,用功不辍,终于练就潇洒刚毅的左手书法。选宁先生这哪是在练字,分明是在与命运搏斗。

湘乡人民沉痛哀悼叶选宁先生逝世!

内容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enpuls.com/xsehl/8797.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新生儿睡眠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