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宝宝来说,睡眠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宝宝睡得好不仅有助长高高、变聪明,还能增加宝宝抵抗力,但不是每个宝宝都肯乖乖睡觉的。
有的宝宝玩儿啊闹啊就是不肯乖乖睡觉,把家长折腾得很累;有些宝宝睡得不安稳,总是惊醒,让家长们焦虑不已,那么各位家长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小宝宝乖乖睡觉呢?
培养宝宝作息规律
一般宝宝有困意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明显的特征:例如:揉眼睛、打呵欠,等等...结合宝宝这些睡意暗示宝妈们就该找时机放娃睡觉了。
宝妈们可以记录好宝宝睡觉时规律,制定合适的睡眠时间表,让宝宝养成自行入睡的习惯。
调整睡眠环境
干燥整洁的床褥和相对昏暗的光线(如白天拉上窗帘,晚上关灯),可以让宝宝更能轻易入睡同时可以培养宝宝天黑睡觉的习惯。稍稍有些声音不要紧,但要避免噪声和巨大突然的声音。
舒适的睡姿
仰卧、侧卧都可以的。如果宝宝晚上刚喝完奶的话,尽量让宝宝侧睡,可以减低溢乳呛到宝宝的情况。
避免打扰宝宝
可爱的宝宝在睡着之后并没闲着,有时胳膊腿突然抖几下,有时吸吸小嘴巴像在吃奶、有时候皱眉头,有时候又微笑,爸爸妈妈别去打扰宝宝哦,他可不是要醒,这是宝宝正在熟睡的表现。
渐进缩短贴身陪伴
无论新生儿或已习惯被抱哄的宝宝,都适合采用渐进式缩短陪伴来帮助宝宝学习自行入睡的能力。
一开始家长可以采取躺着搂抱的方式,辅以言语及肢体安抚,等宝宝逐渐习惯之后,再慢慢缩短陪伴时间以及肢体碰触,例如从一开始紧抱入睡,慢慢拉开身体的距离,以分床或分房为最终目标。
不要让恐惧感陪伴宝宝入睡
一些比较急躁的家长,在哄宝宝睡觉时一定要控制情绪,不要因为宝宝入睡的慢,或者中途醒来而责骂宝宝,避免宝宝心中留下不愉快的阴影,又或者利用一些恫吓方式强迫宝宝尽快入睡,比如“再不睡就叫大野狼把你抓走”此类的话语,不建议家长采取这类做法。
睡前故事也应挑选较温馨的内容,以免过度强烈的刺激会影响宝宝的神经系统,对宝宝产生心理压力,造成宝宝不敢入睡或是睡不安稳。
哄睡的3大禁忌
有的宝贝在睡觉时又哭又闹,让家长们心疼不已,摇一摇,哄一哄,奶一奶,是新手父母们“对付”宝宝哭闹的常用方法,那么,这些方法对不对呢?
1.摇睡
相信各位宝妈新闻也看过不多摇晃幅度过大导致宝宝大脑受损的例子。相信还有不少的宝妈在宝宝哭闹不肯睡觉时抱起宝宝在怀里一直摇晃到宝宝入睡为止的情况。
这一举动虽然会让宝宝觉得舒服,但对未曾发育完全的大脑是会造成损伤的。所以,不提倡。要知道摇晃的动作会使宝宝脆弱的大脑不停撞击较硬的颅骨,一旦造成脑部组织表面微血管破裂,轻则发生癫痫、脑震荡,重则引发智力低下、颅内出血、脑水肿,应尽量避免采取摇睡方式哄宝宝入睡。
2.搂睡
还有些宝妈有搂着宝宝睡的习惯,这也是不好的。搂睡会造成宝宝肢体受到限制,影响正常血液循环,且容易因为家长的小动作影响睡眠质量。
3.奶睡
另外这里要提醒各位宝妈,奶睡也是不提倡的。有不少宝妈觉得宝宝含着乳头或者奶瓶就不会哭也不会闹,就能慢慢入睡了。
但是宝宝要是经常会在吸奶时进入睡眠状态,可能造成宝宝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吸奶行为,将影响肠胃消化功能,并且可能引发蛀牙以及齿列生长异常。
哄孩子入睡的正确做法
哄孩子入睡最好"不抱、不拍、不摇、不给安慰物"。
孩子夜间的睡眠分成7、8个周期,浅睡与深睡交替进行,浅睡时会有响动,可能吵醒同床的家长,此时家长最好让宝宝自然转入下个周期,应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安抚动作,如喂奶、拍背等,给孩子机会学习自行入睡比较适当。
正确做法是宝宝夜间醒来哭闹时,不要立即去抱和拍,多等几分钟,多数宝宝哭闹一下会自然转入下次睡眠。如果宝宝哭闹厉害,尽量不要马上过去抱孩子,可以用轻柔的声音安抚孩子。
规律优质的睡眠对于宝宝的智力发育和身体成长具有很大的帮助,宝宝高质量的睡眠是不会自动发展出来的,需要家长协助养成,需要家长很长一段时间的尝试和耐心与坚持。
所以多花点心思,摸清宝宝的睡眠规律和心理状态,让孩子睡的更甜吧!
约惠芳菲,最美四月天!
万安为感谢孕妈妈们一路以来的支持与信任,
特推出“感恩回馈季”优惠活动,
只要预定分娩套餐就有优惠,
更有拼团大升级等着你!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看都看完了,还不点这里试试